自從廣州市政協副秘書長范松青公布“愿做財產申報公開第一人”的宣言后,他就一直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有人說他“壞了官場潛規則”,還有的說“這個政協副秘書長走到頭了,回家賣紅薯吧”。而在會場上,范松青也遭同組委員質疑“你是一個廳局級干部,怎么只有70多平方米的房子呢?”(1月22日《新快報》)
社會正義和廉潔的實現、社會的進步和改良,有時候是必須依賴于一些“小人物”的個人努力來實現的。所以,我們給了范松青掌聲。但是,當開始給范松青送上掌聲的時候,就已經在為他捏了一把汗。
因為,“出頭鳥”不是那么好當的,來自暗處的槍,隨時可能會瞄準并射擊,官場“逆淘汰”的暗流,也隨時可能將其裹挾其中。現在,范松青的遭遇,可以說印證了公眾最初的擔憂:不僅有來自背后的風言風語,還有來自同僚的當面質疑和不解,“愿做財產申報公開第一人”將何去何從,值得關注。
如果最終范松青的“義舉”,能夠喚起廣泛的社會認同和響應,能夠帶動更多的官員來“吃螃蟹”,那么官員財產公開的呼聲和努力,可能會“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果范松青最終真的“回家賣紅薯”,遭遇官場的“逆淘汰”,那官員財產公開將再一次陷入“山窮水復疑無路”的困境。更為重要的是,它所帶來的負面效應是致命的。這種“逆淘汰”的不斷疊加,將會形成一種傳遞和放大效應,這種漩渦,會讓更多的人選擇沉默,選擇隨波逐流,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所以,這個時候,范松青所需要的,已經不僅僅是掌聲。我們看到,媒體對20名廣州官員發起調查,占八成的16名官員贊成財產申報公示。擺脫“逆淘汰”,我們需要的,就是旗幟鮮明的“正淘汰”。既然有如此之多的人贊成財產公開,那就應該選擇站出來,選擇和范松青站在一起,以實際行動告訴范松青:你并不孤單,你不是在獨行。
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個人努力與社會改造應該是一種互動,而不是單向度的生拉硬拽。否則,小人物的個人努力,就可能是“蚍蜉撼大樹”,個人努力付諸東流。所以,當前最能給范松青撐腰打氣的,應該還是財產公開制度的推行。令人稍感欣慰的是,推進領導干部財產申報公示制度已被納入廣州市委全會100項重點督辦工作,作為試點的廣州市南沙區將在春節后啟動該項工作。而且,廣州紀委將赴香港澳門學習官員財產公開,個人的努力,與制度層面的推進,形成了互動。
“我都58歲了,我就豁出去了”,是誰讓范松青如此的悲壯?不管怎樣,我們不能讓范松青遭遇“逆淘汰”,不能讓“范松青”成為第二個“趙克羅”。對潛規則的縱容,就是對范松青們的凌辱。期待公共管理部門也能像范松青一樣,以“官員財產公開已經不能再等了”的只爭朝夕的精神,推動官員財產申報制度層面的破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