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發出去1000多份邀請函,卻沒有一家企業或者個人肯回應我們。”記者從貴州省教育廳下屬分支機構——貴州省教育發展基金會了解到,自2011年6月30日成立以來,該基金遭遇“零捐助”尷尬,發出千余封邀請函無一回應。(10月21日《瀟湘晨報》)
面對這種“零捐助”困局,貴州省教育發展基金會秘書長周憶江說的一席話,值得深思。他說,“以前,企業和公眾都很熱心各類公益慈善活動,都主動找上門來?勺詮慕洑v‘郭美美事件’后,公益慈善機構的公信力遭到了質疑!
這番話至少包含了兩層含義:一是企業和公眾并非一直都不關心公益慈善事業,他們也曾經有過對公益慈善事業熱情如火,慷慨解囊的時候;二是企業和公眾對公益慈善事業由熱變冷是有客觀原因的。這正應了那句網絡流行語: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當國內的公益慈善機構在過去的歲月里因為自己的種種不端行為而肆意揮霍著公眾的信任,傷害著公眾的愛心,它們終于迎來了“零捐助”的這一天。
而所謂的“郭美美事件”,不過只是一個最具代表性的例子而已,國內公益慈善機構在過去日子里的種種令人不滿甚至是憤懣的表現,又何止一個“郭美美事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國內公益慈善機構之所以失去公眾的信任,遭遇“零捐助”,也絕非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只不過,這種“潤物細無聲”式的信任流失,一直沒有引起有關方面足夠的重視而已。
要避免這種尷尬,避免出現下一個“零捐助”的公益慈善機構,最需要做的無疑就是在這些公益慈善機構和社會公眾之間搭建起一座溝通的橋梁——信任的橋梁,重新喚回社會各界對公益和慈善事業的信心。比如這個遭遇“零捐助”的貴州省教育發展基金會,從成立之初就確立了“零提留管理,全透明運行”的管理原則,企業、個人所捐資金,都將按照其意愿和要求,全部用于改善、發展貴州教育事業。
應該說,這樣的管理原則,還是很能打動人心的。但是要真正打消公眾的疑慮,贏得他們的信任,不能光靠說,還得做給他們看。比如你說基金會實行“零提留管理”,那么基金會的日常開支如何維持?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從何而來?這些都要向公眾交代清楚。更重要的是,基金會要真正履行“全透明運行”的承諾,善待企業和個人所捐助的每一分錢,把每一筆善款的最初流向,最終用途,效果如何等信息,全部反饋給捐助人,并且提供驗證的辦法和渠道,讓捐助人做到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