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87億元建的甘肅天定高速在2011年被曝出嚴重質量問題后,今年再次出現了路基沉陷、路面破損等問題。面對質疑,甘肅省交通廳回應稱,這并非工程質量問題,而是因受到強降雨的影響。(《中國青年報》8月13日)
出了問題,就歸咎于“暴雨”,這種理由已不鮮見。天定高速同樣如此,耗費巨資,卻連續出現問題,甘肅省交通廳的回應總是天災因素,天定高速為何頻頻出現沉陷、破損?問題的根源到底在哪里?有關部門的調查報告為何遲遲難以公開?
按照甘肅省交通廳相關人士的說法,他們無權公開調查結果。既然無權公開,為何一口咬定天定高速出現的問題系因天災而非質量問題?在缺乏權威調查支持的情況下,甘肅省交通廳一再強調雨水太大、土質特殊,顯然就是在自說自話,缺乏說服力。一邊是“無權公開調查結果”,人為導致信息的不對稱,一邊卻刻意轉移公眾視線,公眾又如何能獲知真相?
天定高速2011年發生質量問題后,當地官方就曾表示,對于天定高速修好半年即出現的問題,甘肅省監察廳、質監局和交通廳將進一步深入調查,結果將通過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然而,一年過去,調查結果仍未出爐。這不得不讓人質疑,天定高速質量問題背后究竟有多少真相需要挖掘?
在此情況下,應該考慮引入獨立的第三方調查介入,以避免信息遮蔽,也才有可能提供真實、有效的信息,獲得客觀的分析和判斷。
說到底,甘肅天定高速公路出現質量問題,工程施工組織、監管部門是否完全按照程序,嚴格要求,需要追查。同時,此前出現質量問題后,后續的事件調查、人員的問責懲處為何沒能跟上,其中具體原因也值得追問。
希望以大雨來卸責之類的拙劣借口不再出現,當然,其前提是建立在權威公正調查及嚴厲問責的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