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開通之初的每天13趟減少至2趟,南京仙林站因此被喻為滬寧線上“最冷清火車站”。近日,更有網友曝出,其實仙林站不算什么,高鐵紫金山東站才是朵“奇葩”,中看不中用,建成就廢。鐵路部門對此表示,這個站其實是南京南站與仙林站的聯絡線站,不辦理客運,是做停車調度用的。(6月18日《現代快報》)
高鐵紫金山東站“建成就廢”,雖然鐵路部門人士欲遮還羞地稱“該站沒有準備辦理客運,是用來停車調度的”,但站里五臟俱全的候車大廳、售票窗、開水室、洗手間、閘機則拆穿了他的謊話,這個站不開通的原因是因為客流量不大,如果開通,肯定虧損。
江蘇省鐵路辦相關負責人的解釋更為“高瞻遠矚”:紫金山東站是“經濟據點”,小站的存在需要時間。言下之意是今后周邊區域經濟發展了,這個站正好派上用場,聽上去有點類似下圍棋占個先手的意思。
有的浪費在明處,比如大連市曾經最大的公益體育館投資5000多萬元,用了不到兩年就拆了;再比如沈陽投資8億元建的體育場,用了不到9年也拆了。但還有一種浪費卻比較隱蔽,當初拍腦袋決策,先把設施建起來,發現沒有用處就擱置,當公眾表示質疑的時候,就說“著意長遠”,好像在下一盤很大的棋,一般老百姓根本看不懂!
其實,無論是“停車調度說”還是“經濟據點說”,在我看來,都是掩蓋決策失誤的遮羞布罷了。站建好了卻廢棄,荒草叢生,門可羅雀。當年征地建設的費用以及日常設施的維護費用,這都是一筆巨資,錢花了卻起不到任何效果,這不是赤裸裸地浪費納稅人的錢嗎?
高鐵的發展,既要符合高速鐵路布局的專業技術規律,比如站間距的設置、站點的設置,也要與當地經濟發展相契合。這種既無經濟效益、亦無社會效益的高鐵紫金山東站,完全就是浪費資源,最后的損失還得由全體納稅人買單。沒有科學規劃,沒有事后問責,“拍腦袋工程”恐怕難以避免。
我很想追問一句,盲目建設導致的浪費,會折算到高鐵的票價里嗎?換句話說,高鐵昂貴的票價里,到底有多少這種“折騰”的因素?
[責任編輯:高斯斯]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