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內第二次成品油降價似乎并不是新聞,時間點早被精準預測,但降幅卻與預期相去甚遠。以預測中的600元/噸與現實530元/噸的差距計算,這次調價足足為三大石油巨頭“省”下了54.166億元!(6月9日《羊城晚報》)
好家伙。真沒想到,就在大伙兒為油價重回“7”時代歡呼雀躍的時候,可能更要歡呼雀躍卻是相關油企。雖說每噸下調了500多,結果兩桶油自己省下得更多——省下的就是賺下的,一次調價“三桶油”就賺下54億之多,豈是“又多收了三五斗”,真令我等刮目相看。
從上周開始,各類預測便認為此次汽油價格降幅會在600-650元/噸,最高預測甚至是700元/噸。因為現行的調價機制在那里擺著,根據目前國際油價和國內成品油調價指數,降價幅度是很容易得出的。
誰知結果卻“相去甚遠”。就連廣東省油氣商會油品部部長姚達明也連聲感嘆:“我算對了時間,卻猜不透降幅”,這是何故?
原來,現行調價機制不僅在于我們熟知的“22天+4%”,還有另外一句——根據國內情況進行調整。看來這一句起了關鍵作用。問題是“根據”的是什么國內的“情況”呢?是國內油價夠低還是國人消費能力夠高?如果這些都不是,那就是“根據”有關部門和油企的心思了。
事實上,油價自有其規律。分析認為,此番國內油價即使每噸下調650元,也不影響油企的正常收益。這回卻又要多賺54.166億元,真不知油企巨頭要賺多少才是個夠!
不用說,降價“不到位”,直接受惠者便是三大石油巨頭。不僅如此,行內期盼已久的“定價機制調整方案”也遭遇擱置。由此來看,一句“根據國內情況進行調整”,很可能使調價機制成為空談。
過去,我們常常糾結與“22天+4%”,殊不知,這并不是調價的“要素”,“根據情況”才是真正的“要素”。(張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