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臺灣網臺北6月23日消息(記者 蘇伯皓 趙曉培)臺灣世新大學自4月10日起至6月26日推出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系列講座“戰爭與記憶”,七十年過去了,現代的年輕人對八年抗戰的懷想,除了看書,多是滑著手機、平板去看七八十年前的戰爭故事,作為本次講座的發起人白先勇的童年幾乎都是在戰爭中度過,他回憶當時他的父親白崇禧幾乎日日夜夜都在戰場上。而他的出生地桂林,則遭到日軍的狂轟亂炸,幾乎每天都要跑防空洞,有時半夜聽到警報聲也得趕緊起床去鉆山洞。
白先勇講述抗戰記憶(你好臺灣網 圖)
最深刻的戰爭記憶
白先勇:我們在桂林的那幾年,最深的印象就是每天躲警報,半夜三更他(日軍飛機)也來,本來睡得好好的,趕緊拉起來往防空洞里跑。還好桂林有好多天然溶洞,不像后來在重慶,重慶都是人工挖的防空洞,炸得很可怕,我們在重慶市區都不敢待下去,搬到重慶鄉下,兩邊都是大山的地方。
那時候整天在躲日本人,白天我們小孩子是高興的,因為不用上課啊!警報一來,紅球一掛,小孩子不懂都很高興,耶!今天不上課!
經過八年艱苦卓絕的斗爭與忍耐,中國人民終于盼來了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那時八歲的白先勇正在重慶。
白先勇:那天晚上,八月份的重慶熱得要命,我正在院子里頭吃西瓜,那時候沒有冰箱,就是把西瓜放在井水里冰一冰來吃。吃著吃著,廣播里突然說日本投降了!其實前兩天我們已經知道美國人已經丟原子彈下去了,但沒想到日本人真的投降!當時那個廣播員自己就哭了,根本講不下去。
這個消息一傳出來,整個重慶翻天了!炮仗聲響了整整一個晚上!
日本投降之后,白先勇跟著家人從重慶回到南京,后來又來到上海,一天他去電影院看電影,當天上映的正是《一江春水向東流》,這部電影反應的是抗戰前后將近十年間的復雜社會生活,分為《八年離亂》和《天亮前后》上下兩集。而正是這一部電影把一個時代人的記憶點燃。
白先勇接受專訪(你好臺灣網 圖)
白先勇:抗戰完了之后就到了上海,當時正在演《一江春水向東流》,《八年離亂》和《天亮前后》嘛。上官云珠,舒繡文,男主角是陶金。看著看著,大家就在電影院里哭成一團,個人有個人的心事,也許現在看起來有點滑稽,但那時候大家都是很動情的,因為都能在電影里找到自己在八年抗戰里的生活。
[責任編輯:李典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