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日前落幕,明年金馬獎即將邁入第50屆,臺灣影視產業備受關注。臺灣《工商時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本次本土電影雖沒有拿到最佳影片等大獎,但是臺灣電影質量俱佳,臺灣電影從業人員的光環四射,整個電影產業氣勢如虹,值得高度期待。期盼當局能加大對影視文化創意產業的輔導,使初冒新芽的電影電視產業,能夠茁壯為大樹,讓臺灣成為華人文創產業重鎮。
社論摘編如下:
第49屆金馬獎頒獎典禮風光落幕,我們可以感受到,一度幾乎被外界宣判死刑的臺灣電影產業,已經像破蛹而出的蝴蝶,散發出驚艷無比的光彩。今年金馬獎展現非常多元化的特色,包括香港與大陸的影片都在金馬舞臺上大放異彩,讓金馬獎展現了氣勢;本土電影雖然沒有拿到最佳影片等大獎,但是臺灣電影質量俱佳,臺灣電影從業人員的光環四射,整個電影產業氣勢如虹,值得高度期待。
2012年是臺灣產業轉型的重要轉折點。過去20年引領我們走向國際舞臺的電子科技業,特別是圍繞在個人電腦生產為核心發展出來的代工產業,在2012年面臨了成長停滯的瓶頸,而陳水扁時期投注巨額資源的兩兆雙星產業,也于今年蓋棺論定。在產業轉型的過程中,模糊的未來總讓人焦躁不已,這也正是馬英九今年做得特別辛苦的原因所在。
文化創意產業的崛起,在這個令人迷網的時刻,特別彌足珍貴。從2010年開始,臺灣每年的電影長片產量突破30部,外加短片與紀錄片,去年長片數量增加到44部,更有《賽德克巴萊》、《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翻滾吧阿信》等叫好叫座的佳作。今年本土劇情片的數量也將繼續創新高,雖然沒有《賽德克巴萊》那種億萬制作大片,但是《愛》、《逆光飛翔》、《男朋友女朋友》等,都是同時獲得票房與藝術肯定的好電影,整個產業欣欣向榮的氣勢已經形成。
不只是電影,臺灣的電視劇在2012年更有突破性的躍升,全年電視劇的制作時數突破1,500個小時,產量最高的三立、民視、中天、臺視將電視劇的規格大幅提升,電視劇生產已經完全邁入數位制作的新紀元,更培養出大量優秀的新秀演員與制作團隊。年輕的團隊獲得表現的舞臺,拍出來的作品質量俱佳,努力的成果都能從收視率與廣告收入看到獲得社會的肯定。電視劇產業的成長,成績比起電影更為耀眼。
電影電視產業能夠在景氣低迷中異軍突起,正說明了臺灣的確具有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肥沃土壤。文化創意產業是以“人才”為核心的產業,導演、編劇、演員、攝影、美術的人才,都需要長期的文化熏陶,才能做出令人驚艷的作品;文化創意產業不像傳統的制造業,光靠募集資金、購買機器設備、招募作業人員,并無法完成一個好的文創計劃。文創產業更厭惡復制與抄襲,耗費巨資制做出來“me too”的電影,幾乎注定會以失敗收場。
雖然許多人擔心,以制造代工起家的臺灣,轉型到文化創意產業會面臨人才斷炊的困境,但是從過去幾年臺灣電影與電視產業的快速成長,我們發現到臺灣其實已經培養了一大群電影與電視的悍將。這批新生代的影劇人才,與20年前從學徒起家的老將不同,新生代具有專業的訓練與國際視野,更有積極引進產業架構的企圖心。以每年1,500小時電視劇、50部劇情電影長片的規模來估算,直接參與影視制作的新生代從業人員已經超過一萬人。未來的路途雖然還很艱辛,但是只要給予適當的提攜,10年之后培養出施振榮、施崇棠、郭臺銘、張忠謀這樣等級的領袖人物,絕對值得期待。
目前臺當局對于文創產業的輔導,仍然在起步的階段,電影輔導金每年1億4千萬元(新臺幣,下同),與對科技業、金融業的獎勵與租稅優惠相比,猶如九牛一毛。然而光以如此微薄的獎勵,就已經讓本土電影展現出欣欣向榮的氣勢,更證明臺灣人才充沛,創意無窮,只要當局拉高格局,臺灣影視產業邁向國際舞臺,應該是指日可待。
馬英九與陳沖能夠親自走進電影院欣賞優質本土電影,精神上鼓舞了電影人。不過,兩位領導人若有體認,當局可以更大膽地加大電影(電視)輔導金的規模,從每年1兆3千億元的預算中,再提撥1億4千萬元就能讓輔導金加倍,所創造的就業機會、文創產值以及跟隨著電影傳遞出臺灣文化與觀光效益,將遠遠超過目前的想像。
明年金馬獎即將邁入第50屆,經過1/2世紀的發展,臺灣影視產業再度展現新局,下一步就要在當局與業界共同努力下,跨出臺灣,邁向大陸、亞洲及全球華人世界。臺灣最大的競爭利基就在擁有文化軟實力,我們期盼當局能夠拉高視野,加大對影視文化創意產業的輔導,使初冒新芽的電影電視產業,能夠茁壯為大樹,讓臺灣成為華人文創產業重鎮。
[責任編輯:段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