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了,真沒想到能再次回到汕頭,回到父輩祖籍地,總算替父親圓了多年的心愿。”日前,帶領臺灣僑光科技大學30多位師生來汕參加“粵臺青年文化周——潮汕文化體驗營活動”的陳伯濤博士回鄉尋根。在下榻的酒店,陳伯濤接受了記者專訪,講述自己心中的家鄉情結。在經歷了一個“甲子”的光陰荏苒后,祖籍潮陽的他再次踏足故土,心中無限感慨。
香港出生臺灣成長,卻能講一口地道的潮州話
“你好!我是潮汕人。”一見面,陳伯濤博士便用潮語與記者打招呼。“潮人不管去到哪里,鄉音鄉情永不改變。”這句話真不假,年逾古稀的陳伯濤博士說的是一口地道的潮州話。交談中,陳伯濤大多時候講普通話,偶爾夾雜英文單詞,說起家鄉的印象,用的則是潮州話。讓記者頗為驚訝的是,除了童年常聽父親母親講潮語外,成年后,陳伯濤的生活工作中幾乎沒有潮語語境,更別提交流對象,但家鄉的語言卻在他的腦海中深深扎了根。陳伯濤告訴記者,這些天到潮陽的多所學校、風景區參觀,他張口就說潮州話,當地人一聽就分辨出是“潮陽口音”。
據了解,陳伯濤的父親陳積中祖籍潮陽,母親祖籍普寧。1941年,陳伯濤在香港出生。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陳伯濤在母親的帶領下,從廣西桂林回到汕頭。1948年,年僅7歲的陳伯濤跟著父母乘船到臺灣。后來,他在臺灣大學電機系畢業后,又到美國深造、工作。多年以后,才回到臺灣接任父親創辦的僑光科技大學,如今是該校董事會董事長。
童年難忘魚丸蝦棗,父親宴客常請大廚做潮菜
“小時候,父親在家里經常說潮語,我就默默記在心中,有時父親宴客也有潮菜,我就學菜名。”陳伯濤頭發已然斑白,精神卻十分矍鑠,一副學者風范。至今還能說流利的潮語,他坦言要歸功于潮菜。
“父親對潮菜情有獨鐘。”說起潮菜,陳伯濤嘴角微微上揚,似邊回憶邊回味。他說,到臺灣以后,父親每每宴請親朋好友,總要請來一位姓“馬”的大廚,做上幾道傳統潮菜。
在陳伯濤的印象中,有鹵鵝、清蒸海魚、生炊膏蟹、橄欖菜、菜脯、芋泥等美味佳肴,最讓他念念不忘的,則是魚丸和蝦棗。“在臺灣的時候,總是聽說潮菜十分美味,幾十年沒有品嘗到家鄉的味道了,真希望這一次能夠有機會多嘗一嘗。”陳伯濤表示,自己非常喜歡潮菜的味道,食材貨真價實,配料豐富多彩,新鮮營養,很適合養生。
海景酒店勾起回憶,最深印象是到礐石鉆山洞
在陳伯濤博士下榻的酒店房間,有一個全海景景觀窗戶,透過窗戶可以看到海對岸礐石山上的飄然亭,夜晚燈飾閃爍。
采訪中,陳伯濤問記者“海的對岸是不是礐石山”。等到記者肯定的回答后,他站立在窗臺前看了一會后,對記者娓娓道來:“這是他童年住在汕頭時玩耍過的地方,當時礐石山上有許多山洞,他在山洞里鉆來鉆去,覺得很好玩。”而礐石山也成為了陳伯濤對在汕頭生活那段時間的唯一印象。“其他的情景都不記得了,只剩這一點回憶,再次看到礐石山,倍感親切。”陳伯濤說。
“六都”“僑光”皆有“弼臣樓” 返鄉參觀父親母校感慨良多
住過汕頭,卻從來沒有去過祖籍地的陳伯濤這次來汕終于首次回鄉。“我印象中老家是‘汕門’,但這一次去到潮陽,當地人告訴我,‘汕門’是很久前的村落,村里的人大多姓‘鄭’,而我姓‘陳’,當地人猜測,我父親祖籍地應該是如今的潮南區陳店鎮。”陳伯濤說。
雖未能確定究竟“陳店”是否他的老家,但他父親就讀過“六都中學”卻是千真萬確的。1964年,父親陳積中在臺灣創辦高等院校,取名“僑光”,英文名字是“華僑”的意思,就是為了表達對六都中學同窗陳弼臣、黃雁閣支持贊助辦校的感激之情。
此次來汕,陳伯濤專程到六都中學參觀訪問,在校內,他看到了“弼臣體育館”,而臺灣的僑光科技大學也有一座“弼臣樓”。看到父輩學習生活過的足跡,陳伯濤心中敬意油然而生。
希望汕臺空中直航 力促兩地教育合作責無旁貸
來汕短短四天,陳伯濤博士坦言對這次尋根之旅倍感珍惜,除了尋根,更重要的是希望有機會促成汕臺兩地教育、文化交流與合作,他將責無旁貸。
陳伯濤這一次是從臺中乘飛機到廈門,后轉大巴來汕,離汕則是到香港中轉回臺灣。“希望下次來汕頭時,這里已經開通與臺灣的空中直航,往來方便,合作也將更順暢。”陳伯濤由衷希望,汕臺兩地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更密切,互動方式更多元化。(中國臺灣網、汕頭市臺辦、汕頭都市報記者方曉旻聯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