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9月27日岳陽消息 日前,臺灣岳陽同鄉會一行17人中秋節期間,從寶島臺灣飛回魂牽夢縈的故土岳陽參訪、省親,以解相思之苦,以團心歉之圓。雖參訪時間不長,但感情迸發至深,盡管有的年高體弱,可都心明興高,在家鄉的土地上尋求兒時的記憶,體感家鄉的溫暖,留下了一段血濃于水的情誼。
鄉音無改鬢毛衰
此次返鄉參訪團的成員中,多數是去臺的“第一代”。其中年齡最長的是岳陽縣黃沙街鎮的周代熾,今年已93歲,年齡最小的陽健英也有69歲。他們都是“少小離家”,如今雖然已是耄耋之年,仍然“鄉音無改”,操著一口流利的岳陽話與家鄉人交流,沒有居住的距離,沒有久違的陌生,心悅誠服,情感融融。
臺灣岳陽同鄉會理事長馮念溪祖籍岳陽縣新開鎮,18歲參加中國國民黨志士青年隊入伍,后隨軍下廣州、上北平、赴臺灣,從少尉升到少將。退休后,難忘故鄉情深,親自籌劃、組建了臺灣岳陽同鄉會。
此次活動,馮念溪在策劃、協調、組團等方面親力親為,最終實現了臺灣岳陽同鄉會組建以來的第一次組團參訪。在歡迎宴會上,馮念溪先生用夾雜著岳陽口音的普通話激動地說:“多年沒有回家鄉,聽到悅耳的鄉音,目睹家鄉的變化,看到家鄉青年才俊,倍感高興。今天借這個機會,感謝家鄉的父老鄉親沒有忘記我們這些游子,我們今后一定;丶铱纯矗榧亦l的發展傾注綿力。”
祖籍岳陽縣黃沙街鎮的梁中良系軍人出身,退休后專心修煉太極,雖已近90高齡,仍然滿面紅光、步履穩健、思維敏捷,其所著的《見微話道集》、《解謎》等書,得到了臺灣眾多專家學者的贊譽和推薦。當旁人問起他的養身秘訣時,他竟然害羞地笑了:“我的秘訣都在書里,因為我說話家鄉口音太重,好多臺灣人都聽不懂,只好寫幾本書嘍!”此刻,這位精神矍鑠的老人身處故鄉的土壤里,他的“岳陽普通話”令人倍感親切。
家鄉變化連聲贊
在岳期間,鄉友們先后對岳陽樓、城陵磯新港、君山公園、君山虹宇生態園、團湖公園、南湖走廊、臺灣農民創業園、岳陽縣工業園、張谷英村以及萬豐鞋業、大潤發超市等在岳臺資企業進行參訪。
參訪途中,汽車途徑岳陽大道、會展中心、青年中路等處時,老人們目不暇接,連聲贊嘆:“家鄉的變化真是太大了,馬路變寬了,房子長高了,城市變漂亮了!
在君山虹宇生態園考察時,詳細聽了講解員的介紹,經商的隋隆生先生主動詢問了投資的土地價格、稅收定位、銀行投放利率等情況,并表示此行我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想借機看看是否有好的項目,把臺灣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帶過來,把熟人和朋友介紹到家鄉來投資興業。
在城陵磯新港,得知城陵磯港已成為對臺直航港口,現任臺灣財團法人德音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的楊頤光先生感慨不已,家鄉的商貿開發前景無量,居武漢、長沙之中,擁水陸交通之利,回臺灣后,將大力推薦,召集有識之士重視這塊寶地,多來考察、投資。
情到濃時人自醉
每到一處,總有老人心中的情愫被喚起。這些情愫來自于兒時的記憶、父母的面容、思鄉的憂愁。情到濃時人自醉,每個人總會沉溺于自己的記憶里。
在岳陽樓前,64歲的周習之先生激動不已。他的父母親于1949年赴臺,他本人在臺灣出生。自從記事以來,父母親就經常與其談起家鄉的一草一木,令其神往。近年來,他經常回家鄉看看,他說,上次回來已是2008年了,每次踏上家鄉的故土,就會想起自己父母親和他們曾說的家鄉軼事,睹物思人的感覺挺好。
在張谷英村,90歲的梁中良先生嗆然淚下。他哽咽道:“我的家鄉就在往西不遠的黃沙街鎮,這里房屋、溪流、口音都和我家的一模一樣”對古村落原貌如此完善保留至今,稱贊不已。
更多的鄉友,則是將濃濃的鄉情,匯聚成真切的期盼。誠如馮念溪先生所言,岳陽愛我,我愛岳陽,希望家鄉的發展越來越好。(中國臺灣網岳陽市臺辦通訊員 李杰)
[責任編輯:郭慶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