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文化產業投資積極性很高,但目前項目盈利模式不明朗,機會與風險并存
“為了適應未來私募股權投資向專業化、細分化和品牌化發展趨勢,規避目前PE市場泡沫化和投資過熱的風險,公司擬籌建總規模五個億的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并已在文化產業投資和服務中進行有益探索。”天津濱海海勝股權投資管理公司海勝基金總經理王振忠10月31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今年10月,文化部探索建立文化體制改革調研工作新機制,確定全國首批11家文化體制改革調研工作重點聯系單位,天津濱海海勝股權投資管理公司和中國工商銀行(601398)北京分行成為名單中僅有的兩家金融機構。
“各地多家機構對文化產業投資積極性很高,但不知如何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風險與機遇并存,誰先走,誰就有先發優勢。”文化部改革指導處副處長郭長紅對此表示。
王振忠告訴記者,大部分文化資源掌握在國家及國企手中,文化體制改革工作直接將文化產業單位推向市場,由政策導向轉變為市場導向缺乏過渡。而領導干部和從業人員缺乏市場化運作的經驗,轉制后的文化產業企業短時間內難以獨立生存,政府如何處理改制問題存在政策盲點。文化產業具有意識形態上的敏感性,業務模式與盈利模式有待探索,投資方式方法較難把握。
中銀律師合伙人鐘禮松表示,從政策層面來講,文化產業過渡時期,文化部門的領導和干部的經營管理思維與企業管理思維對接不上,而民營企業又存在管理混亂問題。另外,目前文化項目盈利模式不明朗,機會與風險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