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日起,我國將強制執行最新飲用水標準,新標準將與國際接軌,指標達到106項。然而,近日一則“全國普查自來水合格率僅50%”的消息引發了公眾對飲水安全的擔憂。住建部城市供水水質監測中心有關負責人回應稱,2008年、2009年住建部城市供水水質監測中心組織對全國4457個城鎮自來水廠進行了普查,其中城市自來水廠出廠水質達標率為58.2%。根據2011年最新抽樣調查,我國自來水出廠水質達標率為83%,但這一籠統數據無法徹底消除公眾疑慮。
網民“吳龍貴”說,民眾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卻無力改變低劣的水質,而有能力改變現狀的相關部門,卻是一副欲語還休的曖昧之態。媒體報道的自來水合格率“僅50%”,只是“據多位接近權威部門的業內人士說”,具體是多少,除了相關部門,誰也不知道。更讓人無法接受的是,2009年下半年住建部就得出了調查數據,過了將近3年還未對外正式公布。與民生息息相關的自來水合格率,如果不是媒體披露,怕是要被捂成了機密。對此,民眾很難不以最壞的想象揣測:真實數據恐怕只會更難看,所以才會如此忸怩作態“以求淡化沖擊”。
不少網民稱,自來水合格率事關民生,有關部門有披露的義務,且數據務必做到真實、可靠。同時有必要公布自來水不合格的城市有哪些?2011年檢測的17%不合格自來水又流向了哪里?此外,必須先提高水質再漲價,這樣才會讓老百姓心甘情愿掏錢。
網民“張茂桂”稱,與水質五成合格率相對應的是,各地正為水價上漲而爭論不休。既然要提高水價,至少得看水質是否合格。而如今,相關部門打著“提高資源性產品價格”、“保護水資源”的旗號,讓水價頻繁上漲。在壟斷的名義下,消費者承受著多重壓力。從2012年7月1日起,中國將強制執行最新飲用水標準,這恐怕又將成為漲價的一大說辭。但在談漲價之前,水質問題亟須解決。據《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