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連創新高,生活必需品價格逐月攀升,相關調控措施密集出臺……在中國經濟社會向好勢頭進一步鞏固的關鍵時期,一輪“物價沖擊波”悄然而至。
波瀾既起,如何應對,引起人們廣泛關注。從日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可以看出,今后一段時期,管理通脹預期的重要性將更加凸顯,而隨著貨幣政策從適度寬松轉向穩健,在保增長、調結構和防通脹之間尋求持續平衡將成為明年中國宏觀調控的主旋律。
管理通脹預期:明年宏觀調控重中之重
7月份以來,受國內外多種因素影響,以農產品為主的生活必需品價格開始出現較快上漲,CPI漲幅已觸及3%左右的“警戒線”。
“年初國家制定的物價目標是3%,但現在看來,比我們想象的要嚴峻一些。”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張平說,“我們密切關注物價形勢的變化,估計今年總的物價情形會比3%稍微高一點。”
針對這些情況,中央果斷出臺一系列旨在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其密集程度為近年來所少有。
宏觀經濟指標的波動以及隨之而來的強力調控措施,使不少人對如何管理通脹預期給予空前關注。
中國社科院經濟所宏觀經濟室主任張曉晶指出,調控措施“釋放出一種鮮明的信號”,表明國家更加重視對通脹預期的管理。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熊鵬說,未來國際貨幣泛濫和國內流動性充裕、食品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走高、輸入性因素等潛在通脹壓力仍將長期存在,從而可能推動物價在明年下半年出現反彈,全年總體物價壓力大于今年。
專家普遍認為,盡管當前物價上漲尚在可控范圍,并未出現嚴重通脹,但從長期看,通脹壓力仍將持續存在并不斷擴展,對于通脹預期的管理不能松懈。
美聯社援引北京一家咨詢公司常務董事威廉赫斯的話說,到目前為止,價格波動還限制在食品領域,但隨著北京的經濟刺激計劃和大量銀行貸款所帶來的資金在經濟中流動,通貨膨脹還可能擴散到其他領域。
“當前乃至‘十二五’期間國家應堅決控制通貨膨脹。”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部宏觀經濟研究處處長王軍建議,明確實行通貨膨脹目標制,將3%至4%作為中長期宏觀經濟政策的控制目標區間和警戒線。
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開會議,分析研究明年經濟工作,明確提出,要加強市場保障和價格穩定工作,落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完善市場調控預案,繼續整頓和規范市場價格秩序。
“這些有針對性的舉措,將從多個方面維護價格水平基本穩定。”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認為,從中長期看,推動物價上漲的貨幣因素會減弱,特別是我國糧食連續第七年增產,為穩定物價奠定了扎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