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蘇緩慢持續
曾經嬌柔的復蘇綠芽,已在很多地方茁壯成長。2月,主要國家發布的四季度GDP數據顯示,世界經濟有望恢復性增長,國際金融市場漸趨穩定。但是IMF預計,G20成員國并非齊頭并進。
重新強勁增長的出口貿易大力助推亞洲國家的經濟上揚。中國在經歷了去年中期出口滑坡后,今年1月出口同比增長了21%。新增出口訂單主要來自于東南亞、南美洲和中東等發展中國家。根據印度商工部3月2日發布的數據,1月份印度進、出口額分別大漲35.5%和11.5%
亞洲開發銀行預計,東亞新興經濟體國家2009年GDP增長6.6%。香港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更樂觀,認為可達7.4%,讓歐元區和美國只能望其項背了。
西方主要經濟體中,澳大利亞的表現十分搶眼。澳統計局日前公布,去年第四季度GDP環比增長0.9%,同比更是上升了2.7%,是近兩年來最強勁的增幅。澳財長斯萬表示,澳經濟持續走強,主要受惠于700億澳元的刺激經濟措施,以及亞洲地區對澳洲資源需求持續。
對比起來,大西洋兩側有些“不溫不火”。與深陷主權債務危機泥淖、乏善可陳的歐元區相比,美國的整體前進步伐還算穩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周三最新公布的美國全國經濟狀況調查褐皮書顯示,盡管遭受了嚴重冬季暴雪天氣的侵襲,美國經濟在2月份還是繼續“溫和改善”。2009年第四季度GDP修正后5.9%的增幅更是提振人心地創下了6年多來的最高水平。
退市為時尚早
金融危機劫波渡盡后,超常規的經濟刺激政策是否可以“鳥盡弓藏”地退場了呢?由于復蘇的勢頭并不均衡,苦樂不均的各國必須“同病異治”。
IMF在報告中提醒,對于許多新興經濟體來說,尤其是產出缺口迅速縮小、經濟過熱風險增加的亞洲和拉美地區,“大規模的資本流入會使得之前采取的貨幣政策效應復雜化”。為了防止通貨膨脹水平上升,必要的收緊政策得“該出手時就出手”。
目前,經濟增勢良好的“金磚四國”中,除俄羅斯外,中國、印度和巴西均已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澳大利亞聯儲本月2日宣布實施5個月來的第四次升息,加息25個基點至4%。這是G20集團成員國中首個升息的央行。但分析認為,國際主要貨幣匯率可能加劇波動,金融領域風險沒有完全消除,各國刺激政策退出抉擇依然艱難。
大病初愈的發達經濟體更念不得“緊箍咒”。強勁而寬松的政策是塊彈簧墊,“保增長”、“保就業”彈上去,“赤字”才能落下來。IMF特別警告,未來一年富國應延后大削預算赤字的動作,暫緩積極貨幣政策退場,否則可能造成經濟雙底衰退。
在美聯儲最新褐皮書中說,勞動力市場依然沒有出現改善的跡象,雖然裁員速度放緩,但雇用仍然疲軟。根據彭博社調查,美國2月就業人口可能減少6.5萬人,失業率可能自9.7%上升至9.8%。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曾在上周向國會作證時重申,美聯儲將在“更長時期內”把基準利率維持在極低水平。歐洲中央銀行4日宣布,維持歐元區1%的主導利率不變。
“各國至少在2010年繼續保持政策刺激舉措。”這是IMF近期的多次切切敦促。
風險依然四伏
在這份提交給二十國集團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的報告里,特別提到“確保財政可持續性是許多發達國家的當務之急”。發達國家應該加強財政紀律,并制定中期財政計劃,降低過高的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
作為歐元區最脆弱的一環,希臘問題遲遲懸而未決,使主權信貸市場壓力越發沉重。據分析,希臘債務危機給歐元區經濟帶來的困擾可能會對歐央行的政策制定帶來影響。歐盟統計局3日公布數據顯示,歐元區1月零售銷售環比降0.3%同比降1.3%。這些都表明,現在還不是把貨幣政策的“寬松衫”換成“緊身衣”的時候。
英國目前處境同樣堪憂。分析師預測,英國今年財政赤字占GDP比例將升至12.8%,與希臘相當或許不是危言聳聽。英國將在2010年6月舉行大選,近期民調顯示,工黨對保守黨的領先優勢縮小,政局帶來的不確定性令英國經濟前景更顯黯淡。今年以來,英鎊對美元匯率累計下跌7.8%,對歐元匯率累計下跌2.3%。
奧巴馬政府從2月起力促新的就業計劃,分析認為,這表明美國政府的政策重心正在轉回支持經濟復蘇上來。美國政府在今年進行的人口普查,將從4月起為近100萬人提供至少6個月的工作機會。
后危機時代,退出計劃是實體經濟和貨幣政策剪掉危機尾巴、回歸正常的必要過程,但對于依然風險尚存、體質孱弱的全球經濟來說,復蘇基調和寬松底色并不會驟然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