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克的差距有多大?
在眾多行業中,3克的差距也都會忽略不計。
可在瓶裝水行業,這3克的差距,往往是強與弱、勝與負的分水嶺。
康師傅方面拒絕透露任何有關這3克能帶來多少成本節約的信息。但保守估計,若以去年康師傅共賣出了124億瓶瓶裝飲料來看,即便其中有2億瓶是礦物質水,按照每3克重量節約3分錢計算,也能節約下600萬元人民幣。
可食成本與不可食成本
在中國市場上,相信多數競爭激烈的行業了解瓶裝水市場后,都會暗自慶幸。各巨頭之間,掩飾的“面紗”早已撕下。2000年,娃哈哈與農夫山泉的口水仗熱熱鬧鬧,2008年康師傅礦物質水事件被幕后力量推到公眾面前,不久前農夫山泉又遭遇“水源門”。
行業人士都清楚,每一次事件背后有著怎樣的利益爭奪,這也昭示著瓶裝水行業競爭的慘烈程度。
過去幾年中,瓶裝水的價格一降再降,目前瓶裝水的利潤率不超過10%。
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仍有盈利空間可以挖掘。康師傅認為公司賺的是“管理財”。在這個行業,控制成本成為行業首要大事。
在康師傅,產品成本通常被分為兩個部分:可食成本與不可食成本,可食成本包括糖、水、茶葉、面粉、棕櫚油等,包括瓶子在內的包裝則為不可食成本。
“可食的部分要在維持消費者的品質的前提下做好成本的控管,也就是說在質量的前提下維持成本。”康師傅控股[14.02 3.09%]有限公司中央研究所羅之綱博士對CBN記者說。
這一部分控制起來并不容易,比如糖、面粉等原材料,價格相對都比較固定,而減少原材料會直接影響消費者的消費熱情。對康師傅而言,控制可食成本的最大可能來自人力成本的控制,而非原材料。
對瓶裝水而言,可食成本的控制更加困難。
“水的本身并沒有這些附帶的配料,它就是干凈的水,在水的部分,各家廠的成本差不多,單從水部分講,一瓶純凈水、一瓶礦物質水、一瓶天然礦泉水,他們在水處理部分的成本是差不多的,都需要對水源進行必要的過濾凈化與殺菌。”羅之綱對CBN記者表示。
在這種情況下,瓶裝水主要是在不可食部分進行成本控制,在康師傅眼中,瓶子是其控制成本的最大重點,因為瓶子材料本身占有一定的成本,制作與運輸耗用的能源也是成本,如果能在這些方面節省,整體成本下降,卻完全不影響消費者食用的部分,又能夠以更加優惠的價格供應到市場。
三克功夫
2004年,康師傅開始著手研究降低瓶子的重量。
降低瓶子重量,有著不小的技術難度,因為降低瓶重的前提是安全,而重量降低之后就需要瓶子在吹制過程中,薄厚均勻,對廠商來說,如果技術不夠,就寧可做厚一點。
降低瓶子重量,要同時考慮到電腦調控吹瓶的過程、瓶身的設計等。瓶身設計要考慮到折角,要考慮到擠壓和碰撞的問題,本身的握感要夠,底部的承載要夠強。”這幾條是康師傅瓶子設計的經驗總結。
“同時,還要利用水的承載力以加強它的強度。通常情況下,康師傅的空瓶子很軟很輕薄,但在裝滿水的情況下卻有一定的強度,這也是原因之一。而每一次的瓶子降克重,都必須投入大量的研發費用與設備改造費,目的就是要讓產品在市場上更具有技術競爭力。”羅之綱說。
但實驗室的設計并非總能在市場上行得通。“冷媒”的發現就是其中之一。在走訪市場中,康師傅發現經銷商通常會把瓶裝水送到冷庫里凍成冰塊,銷售時放在小賣店的桶子里,起到“大冰塊”的作用,冬天時甚至還要加溫。這就需要在設計瓶子時,要考慮一定耐凍、耐熱性能,而并非一味降低瓶子重量。
2005年到2006年,康師傅瓶子設計取得突破,在行業水平為18~24克的情況下,它們達到16克的水平。也正是在2006年,康師傅礦物質水開始大賣。進入瓶裝水市場后,康師傅均能以實惠的價格引起市場反應,例如500毫升瓶裝水的零售價為1元左右。截至2008年7月“水源門”事件發生時,AC尼爾森數據顯示康師傅瓶裝水市場份額達到25%,領先娃哈哈和農夫山泉。
給瓶子“減肥”的秘密,不久就被同行發現。2007年陸續開始有同行跟進,在價格大戰的硝煙背后,瓶子瘦身大戰如火如荼地進行。目前,娃哈哈和可口可樂是最成功的跟進者。就全行業而言,550毫升瓶子的平均水平也開始下降到16克左右,康師傅則繼續保持領先,達到15克。據悉,康師傅礦物質水550毫升及330毫升新包裝已全面上市,同時,新推出的天然礦泉水的銷售號角也在北京、天津市場吹響。
而今,瓶子的減肥大戰還在進行。現在國際上550毫升瓶子最好可以做到9.9克,“這樣,我們仍有可以不斷努力的方向。”羅之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