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起《快遞運單》國家標準實施。昨日郵政局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向記者透露,該標準并未就保價費率和賠付標準做出具體的統一賠付標準,且并非強制執行。這也意味著快遞企業仍將繼續“保價快件按照保價額賠償,未保價快件按快遞企業各自規定賠償,一般為運費的3~7倍”的標準。
昨日有快遞業內人士稱,與今年5月的快遞新國標類似,在實際操作中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司成本,而且缺乏配套監督懲罰措施,快遞公司執行的積極性并不高。
多家快遞表示
未收到正式通知
昨日記者采訪了多家快遞企業,對方均表示目前還未更換快遞運單,“雖然知道該標準,但是未收到正式的通知”。據了解,國內的快遞運單基本都是由自家制定,雖然部分內容大同小異,但是針對保價費率和賠付標準的內容則較為混亂。
如順豐速運規定,“若寄件人未選擇保價,公司對月結客戶在不超過九倍的限額內,非月結客戶在不超過七倍的限額內賠償托寄物損失的實際價值”,其他快遞公司也多在3~7倍的賠償范圍內,一些小型快遞公司甚至在快遞協議上采取模糊態度。
對于消費者快遞時遭遇的快遞運單信息、協議模糊,賠付標準混亂等諸多問題,市場則是普遍期待《快遞運單》國家標準能夠統一規范,但昨日郵政局人士向記者透露,該標準只是對運單格式信息等作出規定,但并未就保價費率和賠付標準做出統一賠付標準,如賠償多少倍等,而且該標準為推薦執行標準,并非強制執行。
市場洗牌后
行業將更加規范
有分析則指出,市場上數千家快遞公司良莠不齊,而且運送的貨物不同賠付的標準存在一定的差別,很難就賠付標準等問題做出統一的規范。事實上,在今年5月快遞新國標實施后,在“先驗后簽”等規范上同樣出現了執行難等問題。
有業內人士指出,在人工、運營等成本不斷上漲的壓力下,一些快遞企業也是從多方面節約成本,更換運單、增加硬件、增加流程等規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司成本,快遞公司執行的積極性并不高。
對此,圓通速遞市場人士表示,快遞業連續出臺的國標從各方面提高了行業門檻,這也有利于企業提高服務質量盡早擺脫價格戰的泥潭。近日EMS在部分地區降低快遞價格加入快遞價格大戰,外資快遞也在加速布局中國市場,“除了在政策上的規定引導,在市場競爭加速洗牌后行業有望更加規范”。 (記者 索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