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公告稱,自4月16日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5‰擴大至1%。這是自2007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單日波動幅度由3‰擴大至5‰以來的再度擴大。有專家認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動區間擴大,標志著人民幣匯率彈性進一步增強,市場力量在決定人民幣匯率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對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實現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匯改思路一以貫之
匯率改革對促進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維護發展戰略機遇期和國際經貿環境等具有積極作用
央行有關負責人此前表示,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完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是根據我國國情和發展戰略作出的選擇,符合我國長遠和根本利益,對促進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維護發展戰略機遇期和國際經貿環境等具有積極作用。同時,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也有助于提高金融宏觀調控的主動性和有效性。
根據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匯改方向,1994年1月1日,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企業和個人按規定向銀行買賣外匯,銀行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進行交易,形成市場匯率。同時,央行設定一定的匯率浮動范圍,并通過調控市場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
據業內有關人士介紹,在1997年年底以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保持穩中有升,海內外對人民幣的信心不斷增強。自1998年初起,為防止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周邊國家和地區貨幣輪番貶值的進一步擴散,我國承諾人民幣不貶值,主動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基本穩定在8.28左右的水平。
2005年7月21日,我國再次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人民幣兌美元一次性升值2%以后,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與此同時,深化外匯體制改革,理順外匯供求關系、加快外匯市場培育,市場決定匯率形成的技術平臺基本形成,人民幣匯率彈性不斷增加。
2008年下半年,國際金融危機席卷而來,許多國家貨幣對美元大幅貶值,而人民幣匯率再度收窄了浮動區間,穩定了市場預期,為抵御危機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亞洲乃至全球經濟的復蘇做出了巨大貢獻。
2010年6月19日,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我國國際收支狀況,央行宣布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重在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照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
“匯改以來,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彈性顯著增強,市場供求在匯率形成中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強化。”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杰表示,從實體經濟的運行來看,匯改在推動我國對外貿易結構調整、經濟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逐步顯現。
人民幣匯率接近均衡
匯率彈性增強是匯率市場化改革的重要環節,有利于發揮市場機制在匯率決定中發揮基礎性作用
“我國匯改的重要成就之一是基本實現了匯率向均衡水平調整的目標。”丁志杰說,2005年匯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升值30%,2010年重啟匯改以來升幅將近8%,2011年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幅度接近5%,單邊升值預期趨弱,匯率雙向波動特征漸趨明顯,“從市場目前表現來看,可以說人民幣匯率已經趨近于均衡匯率水平。”
一般認為,均衡匯率是指能夠使國際收支實現平衡、維持穩定的經濟增長的匯率。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稻葵認為,判斷一國匯率是否均衡,核心的指標是該國經常賬戶是否平衡,而不包括資本賬戶的平衡,因為資本賬戶的余額往往受到國際金融市場以及其他大國的貨幣政策的影響。如歐債危機以及美國量化寬松政策,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國的資本賬戶余額。
“按照這一新的標準,人民幣匯率已經接近均衡。”李稻葵表示,由于加快經濟結構的調整,我國外貿余額已逐步走向平衡,外貿順差已從2007年占GDP的7.5%降到了2011年的2%左右,絕對數從2008年的近3000億美元降到了2011年的1600億美元左右。
從經常項目差額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來看,人民幣匯率調節國際收支平衡的作用正在逐漸發揮。2005年匯改以來的人民幣匯率大幅升值雖然沒有改變中國經常項目順差的格局,但經常項目順差與GDP之比在2007年達到歷史最高點的10.1%后明顯回落,2010年為5.2%,2011年則進一步下降至3%左右。
“目前增加人民幣兌美元的貨幣彈性,有利于進一步促進人民幣回歸到均衡匯率狀態。”建設銀行高級研究員趙慶明表示,在擴大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后,在一個相對較寬的波動區間中,市場交易主體能進行完全交易性操作,通過市場操作發現真實價格水平,促進匯率趨向合理均衡水平。
“此次擴大人民幣匯率浮動空間,既是對過去匯改成果的總結,也將為進一步推進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做好鋪墊、打牢基礎。”丁志杰表示,匯率波動彈性增強是匯率市場化改革的一個重要環節,有利于發揮市場機制在匯率決定中的基礎性作用,并將有利于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整體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