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央行宣布將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千分之五擴大至百分之一,人民幣兌美元的日浮動幅度已比較接近當前主要貨幣之間的浮動幅度。這不僅是加快人民幣匯率市場化進程的重大舉措,還將有利于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更重要的是它對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乃至利率市場化等金融改革都將產生十分積極的影響。
首先,擴大匯率彈性有利于我國完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改以來,我國雖然確定了參考的一籃子貨幣、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但由于人民幣匯率波動遠小于非美元匯率波動,大大降低了我國匯率制度的有效性,也不利于我國外匯風險的化解。具體來看,人民幣對美元波動幅度過低導致匯率缺乏彈性,國內貿易商也就更愿意接受美元結算,而不愿接受非美貨幣結算,由此導致我國外貿結算貨幣的幣種結構中美元占比畸高,外儲最終難以有效分散幣種結構;結算貨幣主要是美元時使得其他非美貨幣淪落為“小幣種”,導致非美貨幣交易需求偏少、交易不活躍,進而使得我國寄希望人民幣更多轉向對一籃子貨幣變化的希望懸空。這都不利于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穩定。由于人民幣同美元的相關性較大,人民幣對其他匯率又以其對美元匯率來確定,使得當美元與其他貨幣大幅波動時,人民幣對其他貨幣的波動也很大。如去年四季度由于歐債危機深化使得歐元匯率貶值較大,我國對歐元升值達到5.5%,由此也導致我國人民幣有效匯率大幅波動,影響了我國出口的穩定增長。因此,由人民幣對美匯率浮動增大,匯率市場化程度提高,無疑有利于我國進一步完善匯率市場建設,降低經濟及金融系統運行風險。
其次,擴大匯率彈性也有利于消除各種匯率風險,提高我國匯率決定的自主權。當人民幣與美元浮動區間過小時,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不能及時反映市場真實狀況,從而激勵境外熱錢的套利、套匯沖動,反而不利于我國匯率穩定。例如,去年12月人民幣貶值預期較強的時候,由于海外市場匯率波動區間遠大于國內,海外機構在離岸市場先借入人民幣,在國內外匯市場換取美元,然后在香港市場換取更多境外人民幣,最后償還人民幣資金完成套利交易,該過程無疑容易加劇了匯率貶值,削弱了境內外匯市場的人民幣匯率主導權。若人民幣即期匯率日內波幅擴大,國內與國外的匯率差距因此縮小,這樣一方面會增大境外資金套利的成本,另一方面由于人民幣匯率更及時、真實地反映了市場一致預期水平,也會減弱境外資金套利的動力,國內匯率能更真實地反映基本面情況,我國的自主匯率決定權也就有了更多保證。
第三,擴大匯率彈性是我國人民幣國際化得以健康穩定推進的重要前提。近年來我國通過提高人民幣升值預期,推動了人民幣在海外的使用。但事實證明,建立在人民幣升值預期基礎上的“人民幣國際化”風險較大,也是不穩固的。例如,進口企業傾向于以人民幣對外支付,從而激化外匯儲備繼續擴大,也強化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一旦預期逆轉,又容易造成海外人民幣集中回流,人民幣在海外的流通銳減,人民幣國際化也就容易受挫。因此,當人民幣匯率波動彈性更大,市場化程度更高時,人民幣國際化的推動也就少了些投機因素,可以更加穩定地發展。此外,擴大匯率彈性還有利于通過擴大我國資本項目開放更好地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當匯率更多由市場決定時,人民幣資產才具有較高的流動性和透明性,人民幣各類金融資產的價格形成才更公允,海外投資人才更愿意交易或持有人民幣資產,人民幣國際化才能打開更大空間。
第四,擴大匯率彈性還為我國金融領域的其他改革推進創造了較好條件。多年來,由于人民幣單邊升值,央行被動對沖外匯流入的壓力巨大,國內利率政策調整也受到掣肘。匯率市場化程度提高后,央行通過市場對沖外匯流入的壓力大大減輕,可以更多獲得國內利率的主動調整權,更為積極推進國內的利率市場化建設。
因此,此次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幅擴大的意義不可小覷。雖然只是匯率彈性邁出一小步,但很可能意味著我國金融改革將以更大的步伐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