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在某銀行網點發現,市民鄭女士買一款10萬元銀行理財產品,從聽理財經理介紹產品到簽字購買,前后不過10分鐘。
鄭女士告訴記者,這款產品“年化收益率4.8%,產品期限不到半年。聽說再不買,額度快被‘搶’完了。”當記者詢問其是否知道產品風險時,鄭女士表示“只聽說是穩健型”。記者了解,該理財產品實際上不承諾保本,預期年化收益率也只是根據過往表現推測出來的。
像鄭女士這樣,“倉促”購買理財產品的客戶不少。在另一網點,記者遇到趁中午趕到銀行的王老師,她解釋出手快的原因是“和理財經理很熟,一有新的理財產品,他們就會打電話通知我,何況買了幾次,承諾收益都兌現了”,記者發現,銀行理財經理在通知客戶時都慣用“額度有限”、“快售完了”等語句,讓客戶沒有充裕的時間思考。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本月降息后,銀行較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少了,客戶在購買時也因此“爭先恐后”,擔心錯過機會。
該人士提醒,許多市民在購買時并未仔細閱讀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也不太了解產品投資方向、流動性、實際投資期限、費率及是否保障本金等情況,這極易導致投資出現風險。他強調,預期收益率是根據其過往表現、按照正常市場條件所做出的測算,僅供客戶參考,若市場環境產生較大變化,或將對收益造成影響。對于首次購買的市民,尤其需要提前做好自身風險承受度的評估。
專家表示,對即將來到的月末、季末、上半年末的年中考核關鍵時點,不少銀行開始使盡渾身解數爭奪客戶。理財產品是銀行攬儲工具之一,部分理財經理在推薦產品時,可能出于業績考核等壓力,過多強調產品收益,而忽視了風險方面的提示。(見習記者曾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