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購買理財產品,但是卻看不明白宣傳頁上的產品說明,而有的客戶經理只是在向我說收益率有多高多高,風險卻介紹地很少。”市民李先生向本報反映。現在很多市民像李先生一樣,看不懂產品說明書,只能聽客戶經理“忽悠”,而在產品買到手之后,他們卻發(fā)現實際的收益和想象中的差了一大截。那么,看理財產品宣傳頁要注意什么呢?
◆◇看清風險提示
一般在宣傳頁的設計上,那些對賣家有利的語言、圖表、數字和計算公式等,往往會被設計得非常醒目,精美,讓人看到就覺得心里很舒服,很能吸引客戶的眼球,引起客戶的購買欲望。
而對客戶來說,那些有利于自己的“風險提示”或“免責聲明”,往往被以更小的字體,更淺的顏色,出現在說明書不起眼的位置。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無論哪種理財產品,有收益就會伴隨著風險。所以在閱讀產品說明書的時候,不僅不要忽略那些“小字眼”,還要認真研讀那些文字,因為潛在的風險就會在這些說明里。
◆◇正確看待收益率
有的投資者會抱怨:明明宣傳頁上寫著很高的收益率,但是實際到手的要低很多。他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宣傳頁上的收益率都是“預期收益率”。
所以投資者在看到高收益的時候,先不要盲目的跟風購買,不能被誘人的數字所吸引。
12日,一名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通常情況下,理財產品的實際收益率很難達到所謂的“預期收益率”。
另外,在看理財產品說明書的收益率時,要看收益率是否是年華收益率。例如,一款50天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達到了5%,這并不代表投資5萬元,50天后就能拿到2500元的回報,因為5%是代表12個月的收益率。除此之外,還要把投資幣種引起的匯率損失計算在內。
◆◇買最合適自己的
投資者最喜歡問的是哪款理財產品收益率更高,而不是問哪款理財產品更適合自己。
事實上,理財產品并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多問問自己,自己的閑置資金可用時間是多長?自己能夠承擔多大的風險?只有這樣,才確保避免盲目購買理財產品。 (本報記者 化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