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在2013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開辟專欄,明確提出銀行表外理財產品中超過一半為資金池理財產品,其中存在五大風險,亟須進一步規范。
專家指出,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銀監會、央行對銀行理財的監管明顯加碼,銀行理財市場缺乏監管、“野蠻生長”的階段行將結束。嚴厲的監管將促使銀行理財市場發生深刻變革,回歸代客理財的本質,而“自由慣了”的銀行理財,也必須學會“戴著鐐銬跳舞”。
銀行理財市場勃興
在我國銀行存款利率長期鎖定的背景下,利率更加靈活的銀行理財產品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青睞。
家住天津市南開區的蔡阿姨告訴記者,炒股風險太大,買信托門檻太高,五花八門的民間理財也不敢相信,只有銀行理財產品看起來“靠譜兒”,收益雖然也不算很高,但怎么也比活期存款劃得來。
越來越多的“蔡阿姨”熱衷銀行理財的背后,正是我國民間財富快速增長與理財渠道匱乏尷尬相遇的現實。截至目前,我國廣義貨幣M2發行量已突破100萬億元,2012年三季度末,我國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已突破40萬億元。
在此背景下,我國銀行理財市場已連續多年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據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末,我國銀行理財產品余額高達6.7萬億元,已高于我國2012年全年的中央財政收入(5.6萬億元)。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在無法對存款利率進行充分競爭的情況下,不少中小銀行都將銀行理財產品作為“殺手锏”產品,規模越小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往往越高,銀率網上預期收益率最高的產品也往往出自城商行等。普益財富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理財產品規模增速分別為30.62%和36.88%,而城商行的發行規模同比增速卻高達82.87%。年報顯示,許多城商行2012年年末理財產品余額同比2011年年末增長數倍。
銀行理財“野蠻生長”問題突出
去年下半年,華夏銀行某支行工作人員私售“飛單”,導致大量投資者巨虧,使銀行工作人員代銷非銀行理財產品的“行業潛規則”暴露在陽光之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銀行室主任雷薇認為,“飛單”、詐騙問題僅僅是銀行理財市場不規范的直觀表現,在其背后,銀行大力發展“資金池”業務帶來的理財資金“以新還舊”掩藏風險、信息披露流于形式、理財資金變相投放信貸、銀行表外風險向表內傳導等問題更值得擔憂。
中國政法大學經濟法研究所副所長薛克鵬指出,監管部門對銀行的貸款規模、存貸比等指標進行了諸多限制,但許多銀行借助銀行理財產品開展“通道業務”,繞開監管,以理財資金變現從事信貸,這同樣會對我國的宏觀調控產生負面影響。
銀行理財能否學會“戴著鐐銬跳舞”?
面對銀行理財市場“野蠻生長”帶來的諸多問題,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監管明顯加碼。
去年12月,銀監會下發通知,要求各銀行全面排查代銷第三方產品的業務,重點針對保險、基金、信托、私募、PE等第三方產品;僅僅1個月之后,銀監會年度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嚴格監管理財產品設計、銷售和資金投向,并推出多項禁令;今年3月27日,銀監會發布“8號文”,對銀行理財產品進行全面、量化的監管;今年5月9日,央行的報告對銀行理財市場提出完善信息披露等五大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銀監會發布的“8號文”可操作性較強,不僅進一步嚴格了信息披露制度,還從產品設計層面進行了嚴厲整頓。“8號文”首次明確定義了“非標準化債權資產”,并嚴格限定商業銀行的理財資金投資非標準化債權資產的上限,此舉直接限制了銀行“通道業務”的規模;不僅如此,新規要求商業銀行要實現每個理財產品與所投資資產(標的物)的對應,并做到單獨管理、單獨建賬和單獨核算,對新規印發之前已投資的不達標的非標準化債權資產比照自營貸款,按照相關要求,于2013年底前完成風險加權資產計量和資本計提。
中央財經大學民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壯認為,密集出臺的監管新規,其作用不僅在于規范市場、防范風險,更在于促進銀行理財產品投資結構的調整和質量的優化。在監管的重壓之下,銀行理財產品“野蠻生長”的時代或將成為歷史,銀行理財市場必須學會在監管下成長,學會“戴著鐐銬跳舞”。鄧中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