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的提速對于整個市場而言,仍顯得杯水車薪。盡管各家銀行都默契地通過小微企業資金投放增速來表明對小微企業的支持,但是一份《小微企業融資發展報告》調查結果顯示,逾九成小微企業與銀行信貸“無緣”,這一結果令市場愕然。
在所有的融資渠道中,表面上看,從銀行貸款的成本是比較低的。但這種貸款涉及的隱形成本,卻讓不少企業感到“吃力”。
“對于小企業來說,銀行的錢可不好借。”杭州一家服裝店老板王先生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即使是能借到錢,成本也并不低。
他跟記者算了一筆賬,銀行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是6.15%,往往貸款利率會上浮30%~50%。另外,企業在缺少抵押物的時候,必須得找擔保公司擔保,而通常是貸款的3%,總體成本就已經超過年化10%了。
“要是銀行要求從貸款資金里面拿出部分作為保證金,那么這個貸款的年利率很可能就會超過15%。”王先生表示,企業貸款成本與很多因素都有關系,包括抵押品、現金流水等等。
王先生告訴記者,他今年向銀行申請了100萬元的貸款,也順利的在銀行批下來了。“因為是銀行的長期客戶,所以沒有保證金壓在銀行,是用企業現金流水來作保的。基本上融資的成本在9%,企業還是可以接受的。”
近日,博鰲論壇發布的一份《小微企業融資發展報告》調查顯示,有59.4%的小微企業表示,其借款成本在5%~10%之間,更有四成以上的小微企業表示借款成本超過10%。
“直接能貸到資金的小微企業畢竟比較少,這個也要根據企業的類型和行業來判斷。”一家券商銀行分析師表示,小微企業在大資金方面會找銀行,50萬元以下的資金缺口,可能就會采用別的方式融資了。
一家國有大行零售部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我們行的小微企業貸款一般是配合政府的產業發展計劃,做一個整體的授信,政府在其中協調。這樣既有利于小微企業的融資,也有利于開拓客戶和防控風險。”
該人士告訴記者,這種模式在銀行中很普遍,程序不復雜,但是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