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銀行昨日證實美國銀行再次減持了該行H股股份,但表示此舉不會對該行的營運造成影響。昨日,建設銀行A股(601939)跌0.41%至4.84元,而H股股價則因利空出盡而反彈1.085%至5.59港元。
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至今,外資行共減持中資銀行2230億港元,僅美國銀行就套現1433億港元,高盛、淡馬錫分別套現260億、280億港元。值得留意的是,高盛在本月減持工行以前曾一度唱多中資銀行股。外資投行一再施展翻云覆雨之術,引起了眾多質疑。
質疑一:美銀減持是否違約?
美國銀行14日宣布,已經與機構投資者達成交易協議,出售其所持約104億股建設銀行H股,以補充資本金水平。其預計將獲稅后利潤18億美元,并提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約24個基點。
建設銀行新聞發言人昨日確認了美銀減持的消息。建行表示,理解美國銀行減持是市場行為,并重申雙方戰略合作關系不變。然而,建行并未就美銀違反減持承諾做出解釋。
2011年8月,美國銀行曾出售約131億股建行股份H股,總金額83億美元,持股比例從10.23%降至約5%。此后, 美國銀行承諾“未來12個月內無增持或減持建行股份的計劃”,稱將長期作為建行的重要股東,未來雙方的戰略合作地位不會改變。
國泰君安證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銀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表示, 建設銀行應向公眾持股者說明, 美銀本次減持行動是否存在違約行為!叭绻麌鈶鹇酝顿Y者紛紛效仿美銀,對此前做出的承諾置之不理,隨意進行減持,普通投資者利益將受損,更有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嫌疑。”
質疑二:持股0.86%仍為戰略投資者?
港交所公告顯示, 本次美國銀行減持后仍持有21.48億股建行H股股票,僅占建設銀行總股份的0.86%,其“戰略投資者”的地位與作用能否持續備受質疑。
昨日記者致電建設銀行總行辦公室,但對方并未就記者問題予以回應。
記者留意到, 根據 2011年3季報,建設銀行前6大股東持有流通股股份比例均占建行總股本1%以上,本次美國銀行減持后將由第四大股東變為第六大股東,持股比例已低于包鋼集團與國家電網集團。
此前,建設銀行發言人曾表示,自股改上市以來,建行與美國銀行等戰略投資者開展卓有成效的合作。
另一方面,美國銀行自身資本狀況堪憂,也影響到其對外投資能力。2011年三季報顯示,美國銀行核心資本充足率僅8.65%。
有分析認為,目前外資銀行受到銷售業務虧損與補充資本金的雙重壓力,而剝離非核心資產和出售股權套現成為外資銀行提高資本充足率的主要方式。
質疑三:唱多做空,投行大賺?
值得留意的是,近期外資銀行一度“唱多”中資銀行股,旋即紛紛拋售,重演了2009年“唱多拋空”的一幕。
11月9日,高盛減持了17.52億股工行H股股份,套現約85.5億港元,每股作價4.88港元(合63美分)至每股5港元。
然而,就在10月底,高盛曾接連發布報告,稱工行H股至少會有50%的升幅,實際上,工行H股從10月初的4港元漲至高盛拋售前的5港元,漲幅高達25%以上。粗略估計,高盛唱多后再拋售,至少多賺了3億港元。
記者查詢發現, 類似的一幕在2009年就已經上演過。2009年4月28日,高盛集團持有的工商銀行H股股票部分解禁, 該公司隨即將6.38億股進行轉讓。就在拋售前一天,高盛集團旗下的合資證券公司高盛高華還發布研究報告,上調中國銀行股的評級,并將工行H股列入“亞太強力買入名單”,并稱不會減持工行H股。記者王亮
IMF評估中國銀行業:房價跌30%沖擊有限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5日發布首份中國金融部門評估規劃報告。報告稱對17家銀行進行了壓力測試,這些銀行在中國商業銀行系統的比重占到83%。測試表明,中國GDP增幅每下降1個百分點,銀行的不良貸款比率就至少上升1個百分點。
IIMF指出,中國銀行業的基本流動性指標是穩健的,提高利率和房價下跌30%對中國銀行業僅會產生“有限的沖擊”,總體資本充足率下滑不到0.25個百分點。(金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