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中國聞名于世的是“中國制造”,而從這兩年開始,讓世人側目的是“中國購買”,特別是中國人在海外置業的浪潮。
加拿大房產經紀說,“中國買家是最理想的顧客,他們購買欲望很強烈,很快做出決定。我喜歡跟他們做生意”。英國房產經紀說,“5年前我手頭上的客人95%是工作在倫敦的企業高管,如今75%是中國投資者。”
近期,中國人在海外掀起的置業熱潮已經席卷全球,引起了各國家和地區或者歡呼或者反對的聲音。作為最先關注中國人海外置業潮的媒體,本報近期派出六路記者,分別前往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加坡以及中國香港、澳門,實地探訪當地樓市,處處都能感受到中國人海外置業的熱度,以及在當地市場攪動的些許風浪。
從明天開始,本報《家天下》地產周刊(見本報明天B疊)將對此現象進行大型報道,報道連續刊登四期,關注海外置業的讀者請留意。
“出去的沖動”
中國人的購房“胃口”太好,讓世界又喜又怕
近年來,中國人海外置業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這種現象在去年以及今年表現尤為突出。“中國人海外置業絕大多數是為了自住而不是炒樓,海外置業的熱潮,背后其實是中國移民潮、留學潮以及投資潮幾種力量的綜合推動。”無論是在港澳,還是美加澳新,談起中國人買房的現象,當地開發商和房產機構都表達了相同的觀點。
中國買家成新加坡
房地產最大的海外買家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富裕階層不斷擴大。據了解,中國從2005年GDP總量趕超德法兩國,到2010年超越日本,成為排在美國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短短幾年,中國實現了經濟騰飛。經濟的騰飛造就了一大批富裕人士。
隨著富裕階層的增加,一些富豪為了尋覓更多的發展機會、追求更優質的生活質量,以為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環境,紛紛將目光盯在了海外,由此帶來了新一波的移民潮。有調查顯示,我國可投資資產規模在1億元以上的高凈值人群中,約27%的人已經完成投資移民,而正在考慮投資移民的比例高達47%。據了解,早前中國內地富豪移民多選擇香港、澳門等臨近地方,而近年來逐步向外擴展,新加坡、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等國成為中國移民選擇的主要目的地。調查顯示,去年中國獲得加、美、澳三國移民簽證的人數就超過6000人。
移民的增加帶來海外置業的興起,而且這一趨勢越來越明顯。例如在新加坡,今年一季度新加坡樓市33%的房產被企業和海外買家買走。特別是一季度中國買家在新加坡購買的私有房產占新加坡所有海外消費者購房總量的24%,首次成為新加坡房地產行業的最大海外買家。
這一情況在其他國家也大致相同。根據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政府的統計顯示,該州的主要海外買家由英國人轉變為華人。《家天下》記者采訪過程中,處處能感受到不斷升溫的中國人海外置業熱潮。
在新加坡,當記者跟出租車司機聊起了房價,立即引起了司機的“警惕”:“你不會是來買房的吧?”當記者否定后,司機不客氣地說:“來新加坡買房的中國人太多了,把我們的房價都炒高了!”
國內限購和海外性價比高
催熱純投資性置業
據記者實地考察的情況來看,在移民、留學等需求占據海外置業主流的情況下,純投資性海外置業的比例正在迅速上升。專門面向中國市場提供美國房地產投資咨詢服務的美國公司威翰地產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內地客戶對美國房產的投資熱情正在增加。以往他們每年會組織4~5個看房團,但今年的看房團數量已經達到8個。大量的投資需求也改變了美國樓市生態。當地不少房產經紀也表示,近期不斷增加的中國內地投資客,讓低迷的美國樓市有所起色,“生意最難做的時候已經過去”。
以往活躍在國內樓市的投資客身影,現在則逐步向海外轉移。而導致這一現象發生的原因則在于中國樓市宏觀調控的擠出效應,以及通脹壓力下富裕階層對財富保值增值的需求。在記者采訪的海外買家中,不少人都表示目前國內嚴厲的調控讓房產投資的門檻高企,未來收益也減少,相比之下,海外置業的投資前景更為寬闊。
而國內房價的高企也反襯出海外優質房產的高性價比。在新加坡最繁華也是亞洲最繁華的商業中心烏節路、環境最為優美的新加坡東海岸等地,樓盤均價雖達10萬元/平方米左右,但是由于新加坡房產100%實用面積而且還帶有車位等,折算成中國面積計算方式約在7~8萬元/平方米左右。這一價格水平與國內一線城市中心區豪宅價格相當,但是在環境、資源的方面的差距卻是相當大的。
此外在投資回報方面,海外置業的投資回報率絲毫不遜于國內樓市。以悉尼市中心一個50平方米的公寓房屋來說,折合人民幣均價在6萬元/平方米左右,出租收益為4.8%。而在廣州珠江新城的洋房若扣除公攤(澳大利亞售房按100%實用來計算,沒有公攤面積),單價約為4萬元/平方米,投資回報約為2%。正因如此,去海外買房,正在成為一種新興的投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