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李芊)近期不斷成交的高總價、高溢價、高樓面價地塊,讓龍頭房企拿地成本陡增的同時,也宣告了未來房價快速上漲的必然趨勢。昨日,來自克而瑞研究中心(CRIC)的一份報告指出,7月以來,萬科、中海等15家典型房企在全國拿地投入加大,目前拿地平均成本大幅攀升,已接近6000元/平方米,而在6月這一數字還不到4000元/平方米。
從去年二季度開始的本輪房地產復蘇延續至今,極大地帶動了土地市場的升溫。房企銷售回款無憂,資金流較為充裕,紛紛尋求補倉。與此同時,政府也趁此時機源源不斷地推出較為優質的地塊吸引房企競拍,加劇地塊競爭的激烈程度。
CRIC研究中心分析師李瑩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從去年1月至今,典型房企拿地成本不斷爬高,目前達到最高水平,與市場熱度及拿地結構有關。
李瑩指出,去年以來房企在拿地結構和布局上有所轉變,更多關注點聚焦在北上廣三大一線城市,而這些地方地價高、競爭者眾多,一定程度上拉高了房企的拿地成本。同時,一些傳統的住宅開發商也開始明顯發力商業地產,有意增加這類土地的儲備量。
北京商報記者發現,龍頭房企策略的調整近期在土地市場尤為明顯。號稱不拿地王的萬科,6月以來頻頻出手,先是聯合保利在重慶創造了54億元年內總價地王,一周之內又在上海刷新了年內總價地王紀錄,搶地能力令市場咋舌。其商業地產的儲備也屢屢加碼,先后在廣州荔灣和北京房山拿下純商服地塊,均創造區域地價新高。
分析人士指出,龍頭房企銷售快速,擁有更多實力搶地。而泰禾、正榮等企業,雖然近期也在一線城市土地市場上表現突出,但其資金量和融資成本則拼不過規模化房企,拿高價地塊的可持續能力有限。
北京中原地產市場部研究總監張大偉表示,從整體來看,土地市場可能首先出現分化,在下半年錢緊的大趨勢下,部分現金寬裕、資金成本低的龍頭企業可能在土地市場繼續有所斬獲,但也并非什么地塊都拿;而中小房企在土地市場可能會受到資金影響而出現保守表現。
相關新聞
底價大幅增加 北京臺湖非住宅地塊遇冷
北京商報訊(記者 李芊)火爆數月的臺湖土地市場終于在技術手段的處理下有了形式上的降溫。北京通州區臺湖鎮H3-03地塊F3其他類多功能用地成交,競得方為東亞地產旗下的北京世紀泰豐國際會展中心有限公司,成交價格為18.94億元,以底價成交,樓面價約為9550元/平方米。而此前,臺湖區域曾創下溢價200%、樓面價接近兩萬的紀錄。
北京中原地產市場部研究總監張大偉認為,與之前臺湖成交的同性質地塊相比,昨日成交地塊底價上漲明顯,5月被世紀鴻拿下的F3其他類多功能用地的出讓底價僅為3981元/平方米,這是該地塊不被大多數開發商看好的主因之一。張大偉還指出,近期北京土地市場的成交溢價率明顯下行,除孫河與夏家胡同地塊外,其余12塊經營性地塊的溢價率都比較低,大部分接近底價,顯示出開發商已經意識到瘋狂搶地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