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監會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健康險原保費收入732億元,同比增長25%,國內健康險市場正進入快速發展期。與此同時,商業健康險出現了一些新特征:健康管理和健康保險相結合甚至融合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而以癌癥風險管理為賣點的“防癌保險”也成為近期健康險市場的主推產品。
如何購買健康險?理財專家建議,投保人做出購買決定前應特別留意“免賠額、除外責任、可提供保障地區、指定醫院、報銷范圍和比例、是否保證續保、保證續保期限”等條款,根據自身情況精心挑選,以期買到實用對路的健康險產品,及時化解財務風險。
健康管理漸入人心
在一系列政策利好刺激下,國內健康險市場正進入快速發展期,健康管理的概念逐漸成為健康保險產業中的一個重要內涵。
分析這一趨勢產生原因,專業人士指出,對于一般的投保人,也就是健康風險的承擔者來說,身體健康才是購買健康險的真實需求,即他們不僅希望能在遭遇疾病時獲得賠付,更希望保險公司通過提供健康知識教育和健康評估等服務引導參保人了解、重視健康狀況,自覺、有效地去防范風險,進而提高健康水平。
而保險公司將健康管理作為健康保險經營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原因,一是可以通過對醫療費用支出的控制穩定健康保險業務運行過程中的財務狀況,二是可以通過健康管理來改善被保險人群體的健康狀況,從而降低醫療費用支出。
那么,什么是健康管理呢?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郝演蘇表示,健康服務與醫療服務不同之處在于:醫療服務市場以疾病為標的,而健康服務市場以健康為標的,面向健康群體。從專業健康保險市場的角度分析,廣義的健康管理包括通過利益共享機制來制約醫療服務提供者的行為和通過改善被保險人群體的健康狀況降低醫療費用支出,狹義的健康管理則是指通過改善被保險人群的健康狀況減少醫療費用支出。
事實上,國內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注意到健康管理對健康險經營的作用,通過與獨立的第三方健康管理公司合作,以外包服務項目為主、自建服務項目為輔的方式,向客戶提供健康管理服務。
比如,為了打造“保險保障+健康管理”的業務模式,本月初,新華保險分別在西安、武漢投資設立了新華健康管理中心,以期通過健康保險、健康體檢、健康管理、養生保健、醫療服務及護理看護等一體化服務,構建完整的健康保險產業,滿足客戶多樣化和個性化的健康保障需求。
另外,昆侖健康保險也創建了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險”為一體的中醫特色健康保障服務模式,為客戶提供健康咨詢、健康辨識、評估、干預等特色服務。此外,昆侖健康保險還與相關醫療機構共同研發了健康辨識、評估及干預等系列技術與產品,并將其融入昆侖健康“治未病”保險創新產品中。
癌癥風險受重視
隨著空氣污染、飲食安全和工作壓力等因素不斷損害人們身體健康,人類生命的第一大殺手———癌癥的發病率正持續提高。受這一趨勢影響,“防癌保險”成為很多投保人和保險公司關注的焦點。
世衛組織最新數據顯示,到2020年前,全球癌癥發病率將增加50%,即每年將新增1500萬癌癥患者。而全球20%的新發癌癥病人在中國,從70年代開始到2000年這三個十年,腫瘤在城市的死亡率已經從第三位(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腫瘤)上升到了第一位,目前我國每年死于癌癥的人數為140到150萬。
癌癥的發生不但給病患家屬帶來沉重心理壓力,也帶來巨大經濟負擔。新華保險市場開發部總經理趙學農表示,癌癥患者平均年治療費用在10萬元左右,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年治療費用更是超過30萬元。“像一些‘天價’進口特效專利藥往往不在醫保藥品目錄范圍內,基本醫保廣覆蓋、低保障的特點難以滿足癌癥治療的保障需求,往往使整個家庭陷入危機。”他說。
事實上,為轉移癌癥風險免除財務后顧之憂,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意識到購買防癌保險的必要性,也有多家商業保險公司針對這一變化專門推出了防癌險。
“市場上防癌險產品的保障范圍、保障期限、交費方式各不相同”,一位保險規劃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挑選防癌險首先要考慮保障范圍和期限。
從保障范圍看,上述人士提醒,原位癌之類的輕度癌不在保險行業協會規定的惡性腫瘤范圍內,大多防癌險對此并不保障。原位癌也被稱為“浸潤前癌”或“0期癌”,因為沒有形成浸潤和轉移,如能及時發現并盡早切除或進行其他適當治療,完全可以治愈。常見的原位癌分很多種,比如皮膚原位癌、子宮頸原位癌等。
投保人如果想覆蓋這一風險,則需要特別注意產品的設計和條款。例如新華保險的“康愛無憂”防癌保障計劃,將原位癌、皮膚癌等5種輕度疾病納入保障范圍,并且在專項防癌的基礎上,還兼顧意外、疾病身故、滿期領取保費等功能。
此外,也有投保人希望保險產品能“有病治病、無病養老”,認為如果附帶養老功能則錦上添花。對此,長生人壽推出的“長生天潤防癌疾病保障計劃”就將全面癌癥保障和滿期返還保費功能集于一身。如果消費者希望防癌險能在癌癥確診保險金、癌癥住院津貼保險金、癌癥手術保險金等基礎上加大保障力度,可以關注信誠人壽的信誠“悅·享”綜合健康保障計劃,該保障計劃特別引入了癌癥特別關愛金概念,可以對惡性腫瘤按基礎保險金額的20%進行額外給付。
健康險挑選有竅門
如何挑選合適的健康險呢?保險專家表示,目前市場上比較常見的健康險主要包括醫療費用險、醫療補貼險、重大疾病險和終身醫療賬戶型保險。對于不同年齡層次、不同家庭角色的人士來說,保險的側重也有所不同。
口碑理財網保險分析師李彥鵬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建議,做出購買決定前,投保人應注意“免賠額、除外責任、可提供保障地區、指定醫院、報銷范圍和比例、是否保證續保、保證續保期限”等問題。
李彥鵬表示,購買健康險應首先明確產品的報銷范圍及比例,仔細閱讀條款,不同的醫療險有不同的規定。對于保險金額確定方法,李彥鵬建議,對于醫療補貼型保險,可以采用“個人收入日均標準”來確定,而醫療費用報銷型產品一般制定每年1萬~2萬元的賠付金額;重大疾病保險則要個人權衡保費支出與相應的醫療條件后決定。
此外,目前市面上的某些醫療險對保障地區有限制,比如限定在某省市投保,限定在國內就診等。不僅如此,有些保險產品還指定醫院,一般是指定二級以上的醫院,也有的醫療險會列明就診醫院的名稱,非指定醫院就診的,不能報銷或報銷比例會較低。
對“保證續保”問題,李彥鵬解釋,這是某些商業醫療險的一種人性化規定。“某醫療險如果具有保證續保功能,且在該功能有效的情況下,無論被保險人處于何種情況(是否患病、是否在住院、身體狀況是否良好),只要其申請續保(或其監護人申請為其續保),那么無論被保險人處于何種情況,保險公司都必須無條件承保,并正常理賠。”他說。
同時,李彥鵬提醒消費者不要重復投保健康險。醫療險分兩種,住院醫療險和住院津貼險。住院醫療險是報銷性質,須遵循“補償性原則”,也就是說,通過A渠道已經報銷過了的費用,不能再通過B渠道報銷。住院補貼險是給付性質,只與被保險人住院的天數有關,與其花費的醫療費用無關,可重復理賠。
因此,購買補償型醫療保險之前,應當確認被保險人是否有其他醫療費用報銷渠道,如公費醫療、社保(醫保、合作醫療)和其他商業保險公司補償型醫療保險。因為不論投保了多少健康險,投保人得到的賠償金額總和,都不能超過醫療支出費用總額。
最后,由于《健康保險管理辦法》規定“醫療保險產品和疾病保險產品不得包含生存給付責任”,因此如果想在得到健康保障的同時又得到死亡給付保障,則可考慮選擇“壽險+重疾險”打包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