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歐價值發現股票基金的獲批,宣告我國基金數量達到500只,而長信恒利優勢股票基金的獲批則使基金數量達到501只。我國基金業邁入產品線不斷深化、創新產品不斷涌現新的發展階段。
1998年,規范管理的基金業剛起步時,當年只成立了5只基金,且全部是封閉式基金。2001年開放式基金試點的推出打開了基金業快速成長的空間,2003年我國基金數量首次突破100只,達到110只,從第1只到第100只,用了整整6年時間。此后,基金數量增長迅猛,幾乎每年都新上一個臺階。2005年基金數量突破200只,當年底達到218只,2006年新增基金數量達90只,當年基金總數突破了300只。
2007年,管理層為了控制風險放緩了新基金審批步伐,當年新增基金數僅有38只,為自2003年以來新增基金數最少的一年。當年底基金總數僅只有346只。2008年的大熊市,管理層新批基金數量超過100只,當年年中基金總數突破400只,到年底時達到439只。
今年以來基金審批繼續保持較快速度,截至上周五,今年成立的基金數達到43只,已經獲批尚未成立的基金還有19只,5月19日中歐價值發現股票基金的獲批使基金數量剛好達到500只,長信恒利優勢基金則使基金數突破500只達到了501只。可以看出,2005年以來的五年是我國基金數量增長最快的時期,每年新增基金數在70只左右。
據統計,在目前的501只基金中,股票型基金244只,占比接近一半,混合型基金為121只,債券型、貨幣型和保本型等低風險產品數量分別為77只、42只和6只,海外投資的QDII基金有11只。平均到60家基金公司身上,四大基金類型基本上達到每家公司“人手一只”。
回顧過去,我國基金業的發展史可以說是基金產品不斷創新的歷史。從第一只封閉式基金基金開元和基金金泰(1998年3月27日同時成立),到第一只開放式基金華安創新,再到近期的可分離交易基金長盛同慶,基金產品的每一次創新都引發業內廣泛關注,而正是不斷的產品創新推動著基金業的超常規發展。
當前,在投資者對四大類基本產品類別的需求基本滿足之后,市場對創新產品的需求與日劇增。從今年的產品創新趨勢來看,交易所化是基金產品創新的一方向,無論是可分離交易基金長盛同慶,還是正在研發的滬深300ETF、央企50ETf等,都致力于通過交易所平臺為投資者提供更具流動性、交易更便捷的投資工具。(朱景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