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示,之所以提出上述觀點是因為中國經濟的總量和實力具備相當水平,金融改革取得一定進展,具備龐大的外匯儲備,具有良好的國際信用,人民幣從供求角度來看,已經具備了自由兌換的一定基礎。
他提出,要達到完全自由兌換,需要進一步推進金融體制改革,促進金融機構管理水平提升,以應對未來金融開放和資本項目完全開放所帶來的風險。
曹紅輝認為,中國在金融領域的戰略選擇應是堅決推行人民幣國際化、區域化戰略,減少對美元化的依賴性,擺脫貨幣錯配造成的困境。但必須指出的是,人民幣國際化、區域化是一個長期的市場發展趨勢,是與資本項目完全開放高度一致的市場開放過程,而不僅僅是短期的政策現象。但是,它需要各種政策的支持與推動來擴大市場基礎,以及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的認同和接受程度。
他指出,人民幣區域化、國際化要經歷四個階段。首先,鼓勵在東亞地區的旅游、訪問和購物中使用人民幣,開展人民幣存款、信用卡支付、各類人民幣貸款、小額人民幣匯兌等項業務。
其次,在東亞建立本地區貨幣互換機制、匯率協調機制,推動國際貨幣體系與國際金融監管體制的改革,為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尋求關鍵貨幣的地位。
再次,建立人民幣跨境支付信息系統與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鼓勵對外貨物貿易中采用人民幣進行支付和結算,實現人民幣在國際貨幣中作為計價貨幣和結算貨幣的功能。
最后,大力發展以人民幣計價的區域性、開放式債券市場,開展人民幣遠期合約、人民幣匯率期貨、人民幣利率期貨等人民幣計價資產的交易,使人民幣資產成為儲備貨幣的選擇之一。(記者 蔣家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