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10日表示,未來將繼續“簡政放權”,進一步提高資本項目可兌換水平。
近年來,隨著中國在世界經濟中重要性不斷上升,呼吁人民幣走向真正“國際貨幣”的聲音不斷加大,其中關鍵之一是要完全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為適應中國對外開放的新形勢和新要求,外匯局推出了一系列外匯管理改革政策措施,資本項目可兌換程度得到明顯提升。
外匯局10日發布名為“積極適應對外開放新形勢,有序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的專題,再度明確中國“將穩妥有序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路徑。
其中清晰指出,中國將在規范的基礎上擴大人民幣在跨境貿易投資中的使用。逐步拓寬資本流出渠道,鼓勵國內符合條件的機構“走出去”,放寬境內居民境外投資限制。逐步擴大國內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構建防范跨境資金雙向流動沖擊的體制機制。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溫州已試點“放寬境內居民境外投資限制”,而中國各地對民間個人境外投資也有強烈需求,希望這一政策能推而廣之,進一步拓寬中國居民和企業投資渠道,從而有效地疏導民間資本進行境外投資。
外匯局10日表示,中國直接投資已基本實現可兌換,投資便利化程度顯著提高。外匯局國際投資頭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9月末,外國來華直接投資資產余額為16256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資產余額為3455億美元,分別較2006年末增長了1.65倍和2.81倍。
同時,隨著近來頗引人關注的“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境內證券投資試點的鋪開,中國證券投資可兌換程度也明顯提高。
國家外匯管理局也強調,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作為中國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其本身并不是終極目標。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一項涉及多部門的系統工程,需要協同推進相關改革,提高應對外部沖擊的能力。“在推動資本項目可兌換的進程中,外匯局將密切關注國內外經濟發展情況,使推動可兌換的措施與中國經濟發展階段、市場發育程度、企業承受能力、金融監管水平與國際金融環境等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