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脹預期雖已形成,但宏觀經濟實際上仍處通貨緊縮狀態,通脹距離現實還很遠。
● 樓市與股市的循環飆升只會導致非理性發展和泡沫涌現,削弱實體經濟回暖基礎。
● 經濟前景不明的情況下,政策不能作太大調整。要重視通脹預期管理,解決好信貸結構問題。
資產價格快升 通脹仍是預期
進入年中,樓市升溫跡象愈加明顯,許多大中城市“地王”頻現,6月房價也出現年內首次同比上漲。與之相呼應,上證綜指牢牢占據3000點,相比去年11月的大盤點位,漲幅超過80%。資產價格大幅上揚不僅印證了宏觀經濟回升的事實,也讓市場平添了對可能出現通脹的擔憂。
但在半年經濟數據公布后,通脹隱憂似乎顯得過慮。據統計,今年上半年,CPI同比下降1.1%,其中6月份同比下降1.7%,創10年來新低!拔飪r水平現仍處于低位,宏觀經濟實際上處于通貨緊縮的狀態。”摩根斯坦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說,“但近來市場卻普遍關心通脹問題,這說明在一系列因素的引導下,通脹預期已經形成。但這僅僅是一個預期,距離現實還很遠!
通脹的發生需要一個最基本條件,即總需求大于總供給,而目前我國產能規模依然相當大,鋼鐵、重化工等行業產能過剩非常明顯,企業投資尤其是民間投資并未真正復蘇,市場供大于求的關系在短期內難以改變。另一方面,盡管近期國際原油、鐵礦石等大宗資源性產品價格反彈,但全球經濟還處于低谷,輸入性通脹在短期內并不會實現。
通脹預期加強,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即信貸激增。上半年我國新增人民幣貸款7.36萬億元,遠超5萬億年度貸款規模,6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同比更是增長28.5%。中國社科院經濟所宏觀室主任張曉晶認為,信貸激增為樓市、股市提供了充裕的流動性,但目前實體經濟并未全面回暖,貨幣流通速度依然很慢,不會發生全面的通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