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在最近4個月內,中國央行與韓國、馬來西亞、白俄羅斯、印度尼西亞、阿根廷等國央行以及中國香港金管局,簽署了總計為6500億元的貨幣互換協議。此舉被認為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大步驟。報道稱,人民幣國際化須經歷三個階段:以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以人民幣進行金融交易計價,人民幣成為世界儲備貨幣之一。
然而,所謂貨幣互換,真的是人民幣走向國際儲備貨幣的第一步嗎?在中國經濟還需要很長時間進行優化調整,資本項目還未完全開放、人民幣還不是可自由兌換的貨幣,金融市場、資本市場,以及其他要素市場還沒有健全的情況下,人民幣貿然作為國際儲備貨幣,有可能嗎?這樣做,對中國的宏觀經濟管理有利嗎?
先不談這些問題,看看最近這段時間,有關貨幣互換的其他信息。據報道,4月6日,美聯儲與歐洲、英國、日本和瑞士四大央行簽訂了貨幣互換協議。該協議涉及互換額度約2850億美元。美聯儲可用美元從其他四大央行購買300億英鎊、800億歐元、10萬億日元和400億瑞士法郎的貨幣儲備。這五大央行稱,將繼續“加強合作并采取相應手段,以促進全球金融市場穩定”。
而中國央行對不久前簽署的6份貨幣互換協議又怎么看呢?據介紹,此次貨幣互換旨在支持貿易融資。其運作機制是,央行將互換得來的對方貨幣注入本國金融體系,使本國商業機構可以借到對方貨幣,用于支付從對方進口的商品。這樣,在雙邊貿易中,出口企業可收到本幣計值的貨款,由此可以規避匯率風險、降低匯兌費用。
比較歐美日五大央行的貨幣互換協議與中國央行的協議,可以發現,兩者既有不同點,又有共同之處。不同點是,歐美日此舉意在增加市場的流動性,改善信貸狀況,刺激經濟盡快復蘇。其著力點在金融市場。而中國央行的著眼點是,促進雙邊貿易,規避金融風險,降低出口成本。兩者的共同之處是,都想利用金融手段,為實體經濟恢復增長,創造寬松便利的金融環境。
也就是說,貨幣互換主要是一種服務于雙邊實體經濟的金融安排,是持有不同幣種的兩個交易主體,按事先的約定用雙方貨幣進行互換的市場行為。其目的在于鎖定匯率風險,降低融資成本,開展經貿與金融合作,以維護金融市場穩定,提高經濟的可預期性,防止經濟生活受過多干擾。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做法,并不是某種特殊的貨幣國際化步驟。
現在,包括中國在內,國際社會之所以頻頻采用這種方式,開展雙邊投資與經貿合作,是因為金融危機還沒有停息,國際貿易下滑趨勢還沒有扭轉,世界經濟衰退危險還沒有解除。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自救,為了擺脫流動性困擾,繞過動蕩的國際金融市場和復雜的國際政治舞臺,選擇這種可以自主的雙邊合作方式,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
而按照所謂貨幣國際化的邏輯,參與雙邊貨幣互換就等于國際化,那么與中國簽定協議的6個經濟體,其貨幣不也是國際化了嗎?不也是邁出國際儲備貨幣的重要一步了嗎?這種思考邏輯,未免太簡單了。而中國的貨幣互換活動,其實早在2001年就已經開始。現在,之所以要在短短4個月時間內,簽下6500億元的互換協定,主要是為了外貿的需求。
從相關數據看,近幾個月來,外貿形勢日益嚴峻。不僅如此,由于發達經濟體需求急劇萎縮,部分外向型新興經濟體的外貿需求更是下降很快。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外貿依存度偏高的中國經濟,必然要想方設法穩住出口,為擴大內需爭取轉寰時間。因此,除了提高出口退稅率,利用貨幣互換的方式,為出口企業提供金融支持,正是貨幣互換的本意所在。
至于人民幣有長期升值潛力,為人們所看好,有發展成國際儲備貨幣的可能,則是另外一回事。而美元現在的力不從心,則表明國際經濟、金融的流量已越來越大,一國貨幣已獨木難支,改革國際貨幣體系已勢在必行。但是,對于這個十分復雜的新問題,用冷戰式對抗性思維的方式,用你方唱罷我登場的邏輯,來思考人民幣的未來地位,恐怕是不合適的。
現在,國際社會最需要的是同舟共濟,是合作,而不是稱雄爭霸。至于貨幣互換可能引發全球經濟與金融的地緣變化,倒是另一個很值得研究的課題。(亞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