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未出現典型通貨緊縮 仍須防范物價過快下行
2009-03-10 15:20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肖燕
10日公布的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可能雙雙同比負增長,其中CPI是2002年12月以來首次同比負增長。此間觀察家認為,我國并未出現典型的通貨緊縮,未來應從擴大內需和理順價格機制等方面入手,防范物價過快下行。
按照狹義的說法,通縮是指一個國家物價連續6個月出現環比負增長。從廣義來看,通縮則是在經濟下滑背景下,貨幣供應量和物價雙雙回落的情況。從這兩方面來看,我國都沒有出現典型意義上的通縮。自去年8月起,我國CPI經過季節調整后,曾連續5個月環比下滑,但今年1月份CPI環比反彈了0.9%。而去年底以來,我國新增信貸等金融指標出現反彈跡象,今年經濟有望實現8%的增速。
因此,我國目前尚不能說已經出現了典型意義上的通縮,而只是具備了部分通縮特征的“非典型通縮”。有學者對上世紀主要經濟體通縮情況進行分析發現,90%的通縮最終未造成價格與生產螺旋式下滑這種最值得擔心的情況。我國目前的“非典型通縮”導致這一情況發生的可能性顯然并不大。
我國通縮的“非典型性”還體現為兩點。首先是存在若隱若現的長期通脹壓力。盡管近期物價下行壓力明顯,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繼續回落空間不大,全球“救市”注入的大量流動性有可能成為通脹隱患,我國企業生產成本和資源性成本剛性上升態勢未變,這決定了我國物價水平未來將是一個逐步向上的趨勢。其次是去年11月以來,國內新增信貸等金融指標回暖,表明當前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較為順暢,企業生產供給并未由于價格回落而出現明顯萎縮。
那么,“非典型通縮”未來有可能轉化為典型通縮嗎?分析人士認為,未來仍要警惕宏觀經濟繼續下行的風險。如果國際金融危機出現第二波沖擊,國內外需求持續回落,物價作為宏觀經濟的滯后指標將有所體現。此外,雖然我國消費增速較為穩定,但不排除未來下行的可能,就業形勢的嚴峻以及通縮預期的加強,有可能加大通縮壓力。
防范物價過快回落,需要有效貫徹落實擴內需政策,將擴大政府投資作為“保增長”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加強基礎設施、民生工程以及災后重建等方面的投入,進一步增加糧食、棉花、石油、有色金屬等重要物資的儲備,促進企業重要商品的銷售。
同時,利用有利時機加快理順價格機制,繼續推進資源產品價格改革,緩解供需矛盾;實施結構性稅收減免政策,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改變居民消費預期。另外,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仍有施展空間。物價走低使得存貸款實際利率抬高,必要時央行可繼續下調存貸款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增加貨幣供應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