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劇名家聯袂赴臺演出 李恩杰臺北暢言弘揚國粹的當代路徑
新華網臺北3月4日電(記者 任沁沁 張承志 邵燕輝)3月7日至11日,北京京劇名角譚孝曾、趙葆秀、王蓉蓉、杜鎮杰、李宏圖、朱強、陳俊杰等將聯袂赴臺灣演出五大名劇。作為2012兩岸城市互訪——北京文化周的精華內容,“唱響之旅”將在寶島掀起京劇熱。
已經來到臺北的北京京劇院院長李恩杰3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暢談國粹京劇的傳承與創新之路。
自四大徽班進京,京劇已有200余年的歷史。它吸收漢調及秦腔、梆子戲等古老藝術之精華,加以融合、錘煉、升華,達到中國戲曲藝術的巔峰。然而,芳華盡顯的京劇在經歷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短暫傳統戲高潮后,如今經歷著曲高和寡的困惑。
“京劇是手工業時代的文化產品。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角度來說,它和當下時代流行潮流并不那么合拍,與電影、電視劇、演唱會等相比,投入產出比差很多。”李恩杰一直在思考,如何準確理解和看待京劇所處的歷史方位,如何用正確的方法去弘揚它、推動它。
李恩杰認為,京劇面臨市場萎縮的尷尬局面是很多文化產品都會面臨的一般性問題。“畢竟,京劇不可能和工業化運作手段之下的演繹方式相提并論”。
“從內涵到外延,京劇都代表著民族文化的精粹。”李恩杰說,在堅守京劇文化內核的同時,京劇界也在探尋一種適應市場的傳承方式,“不能顛覆,不能保守”。
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曾經說過:“一句話為總,都得變,變才有進步。”而今,他的傳世之作《霸王別姬》成為京劇傳承與發展的最好典范。“高水平的傳承對藝術創新提出更高的要求。”李恩杰認為,要老戲新唱、也要推出新劇目。
許多傳統劇目凝聚著表演藝術的精華,但文本等方面存在不足,與表演藝術的精美和時代發展不相適應。這個過程中,一方面要保持表演藝術的精華,另一方面要創新編導乃至音樂、舞美、燈光等環節,全面提高劇目成活率和生命力。
人們常說,京劇是“角”兒的藝術。以“四大名旦”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五大頭牌”馬連良、譚富英、張君秋、裘盛戎、趙燕俠為代表的前輩藝術家為北京京劇院留下了極其寶貴的藝術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