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孫思邈(約541~682年),我國古代著名醫學家。京兆華原(今陜西耀縣)人。關于他的生年,另一說為隋文帝開皇元年(581)。但據史籍記載,他少年好讀,天資聰明,曾被洛州總管獨孤信譽為“圣童”。獨孤信死于北周初年,因而孫思邈當是西魏大統年間出生;史籍又說,北周宣帝時(579),他見國事多端,便隱居太白山中;還說,靜帝時,楊堅掌朝政,曾召他任國子博士,他無意仕途功名,便稱病不出;再者,唐太宗貞觀初年,詔令編修梁、陳、齊、周、隋五代史書,魏征等人曾去訪問孫思邈,請他講述史實。這些記載都說明孫思邈并非生于開皇元年。而是出生于西魏大統七年前后。卒年之記載是確切的。孫思邈活了142歲,是我國歷史上罕見之長壽者。
孫思邈一生不慕名利,堅持研究醫藥學,一心一意在民間治病,這是他在事業上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唐太宗李世民即帝位以后,曾將他召至長安,要授他爵位,但他固辭不受,仍回到鄉間為民醫病。唐高宗顯慶四年(659),他又被接到京城,拜諫議大夫。這次他雖留住在長安,但仍不愿當官。上元元年(674),他年高有病,懇請返回故里。高宗特賜他良馬等作為慰勞。<BR><BR>孫思邈幼年嗜學如渴,知識廣博,只是后來身患疾病,經常請醫生治療,花費了很多家財,于是,他便立志從醫。他隱居于太白山中,一方面下功夫鉆研醫學著作,一方面親自采集草藥,研究藥物學。他認真研讀《內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等古代醫書,同時廣泛收集民間流傳的藥方,熱心為人治病,積累了許多寶貴的臨床經驗。他從理論到實踐,再由實踐經驗中提煉出新的醫藥學研究成果,以畢生精力撰成了醫學著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他在書中記錄了八百多種藥物和五千三百多條藥方,記下了民間防病治病的豐富經驗,集當時和前代醫藥學之大成,為我國中醫藥科學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BR><BR>孫思邈的醫術比較全面。他不僅精于內科,而且擅長婦科、兒科、外科、五官科。是他首先主張治療婦女兒童疾病要單獨設科,并在他的著作中首先論述婦、兒醫學,聲明是“崇本之義”。在他的影響之下,后代醫學工作者普遍重視研究婦、兒科疾病的治療技術。此外,他對針灸術也頗有研究,著有《明堂針灸圖》,以針灸術作為藥物的輔助療法。他認為“良醫之道,必先診脈處方,次即針灸,內外相扶,病必當愈。”積極主張對疾病實行綜合治療。
孫思邈全心全意為人治病,很重視研究常見病和多發病。如山區人民由于食物中缺碘,易患甲狀腺腫大病(俗稱粗脖子),他就長期觀察和探索病因和治療辦法。他認為這種病是由于山中的水質不潔凈引起的,所以就用海藻等海生植物和動物的甲狀腺來治療,具有較好的效果。他對腳氣病作了詳細的研究,首先提出用谷白皮煮粥常服可以預防。他所選擇的治療腳氣病的藥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l,效果很好。他在長期的實踐中,還總結出治療痢疾、絳蟲、夜盲等病癥的特效藥方。他在太白山中居住時,親自采集藥材,研究藥物性能。他認為適時采藥極為重要,早則藥勢未成,晚則藥勢已竭。他憑自己的經驗,確定出233種藥物的適當采集時節。
孫思邈非常重視預防疾病,講求預防為先的觀點。他提出“存不忘亡,安不忘危”,強調“每日必須調氣、補瀉、按摩、導引為佳,勿以康健便為常然。”他提倡講求個人衛生,重視運動保健,提出了食療、藥療、養生、養性、保健相結合的防病治病主張。
孫思邈具有高尚的醫德,一切以治病救人為先。他關心人民的疾病痛苦,處處為患者著想,對前來求醫的人,不分高貴低賤、貧富老幼,親近疏遠,皆平等相待。他出外治病,不分晝夜,不避寒暑,不顧饑渴和疲勞,全力以赴。臨床時,精神集中,認真負責,不草率從事,不考慮個人得失,不嫌臟臭污穢,專心救護。特別是他提倡醫生治病時,不能借機索要財物,應該無欲無求。他這種高尚的醫德,實為后世之楷模,千余年來,一直受我國人民和醫學工作者所稱頌,被尊稱為“藥王”。因為他早期曾經在今陜西耀縣城東的北五臺山隱居,后世人為紀念他,便改稱此山為“藥王山”,并在此處修建了藥王祠,迄今尚存藥王大殿,殿前有碑亭和碑石多通,其中一通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始刻,元憲宗五年(1255)另刻的碑石,記載了唐太宗李世民對孫思邈的頌詞:“鑿開經路,名魁太醫。羽翼三圣,調和四時,降龍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師。”另有明隆慶六年(1572)刻的《千金寶要》和《海上方》,載有重要藥方近千位。在孫思邈醫學著作陳列室中,保存有各種版本的《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等著作。
孫思邈一生勤奮好學,知識廣博,深通莊、老學說,知佛家經典,閱歷非常豐富,唐初著名文學家孟詵、盧照鄰等人對他皆以師尊之禮相待。他在研究醫學的過程中,把硫磺、硝石、木炭混合制成粉,用來發火煉丹,這是我國現存文獻中最早的關于火藥的配方。他在所著《丹經內伏硫黃法》一文中,記述了伏火硫黃法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