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鬧紅火,吃了元宵鬧花燈。為了今年的元宵燈會,家住北京市海淀區的李大爺可沒閑著。他從初五開始就上街購買材料,回家后一個人在房間里又是裁布又是裝線,原來,李大爺今年要自己制作一盞兔子燈,參加社區的元宵燈會。
元宵節也稱燈節,燈會的風俗起自漢朝,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對于愛熱鬧的老人來說,帶著老伴喊上老友一起去參加游園會或者燈謎會,不僅鍛煉腿腳、手腦,還能增添節日樂趣,消除春節過后兒女都離開的“節后空巢心理”。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沈雁英提醒,老年人參加游園會,應該特別注意。有些老年人喜歡扭秧歌,這時最好選擇空曠的平地,先做20分鐘的準備活動后再開始扭。到了晚上,很多公園舉行猜燈謎活動。此時人流擁擠,而且氣溫較低,身體虛弱的老人不要游玩太久, 1小時左右為宜。在猜燈謎時,如果燈謎掛得過高,最好看幾分鐘就活動一下頭部,以免損傷頸椎。
放煙花的時候,老年人最好離得遠一些,特別是患有呼吸道疾病的老年人。煙花燃放會使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增加。如果自家社區就有燈會,最好避開人流過于密集的大公園。現在處于流感高發期,太過擁擠的公共場所少去為宜。▲
(王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