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國日報等中央媒體的200多位記者正奮戰在玉樹抗震救災前線——
中央電視臺等媒體記者在玉樹地震災區采訪報道。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媒體記者在玉樹地震災區采訪報道。
人民日報等媒體記者在玉樹地震災區采訪報道。
經濟日報等媒體記者在玉樹地震災區采訪報道。
正當青海玉樹抗震救災工作時時牽動著全國億萬人民的心弦之時,廣大讀者和觀眾也又一次看到了新聞媒體記者們活躍的身影。正是通過他們從抗震救災現場發回的大量報道,人們看到了黨和政府對災區人民的親切關懷,看到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團結互助,看到了各行各業的通力合作,看到了災區有效救助。這一個個重新燃起生命希望的鏡頭,一篇篇激動人心的報道,將全國人民的心凝聚到一起,讓信心和力量傳遞,讓溫暖和希望蔓延。
“我是記者,正在現場”。這是黨和人民的要求,這是我們安身立命的職責。
人民日報:克服困難 完成使命
4月14日玉樹地震發生當天,人民日報緊急成立了抗震救災前方報道組,從總社派出了第一批6名記者。他們15日上午抵達災區后,克服高原反應、發稿困難等種種不利條件,立即投入工作。
文化新聞版主編丁偉是人民日報此次抗震救災報道的前方負責人,他說:“總社要求記者敞開口子寫,我們的壓力特別大,到凌晨記者的帳篷都是亮著燈的。昨天才有電,剛來的兩天沒電,我們都是點蠟燭寫稿。”
記者趙亞輝是人民日報有名的“拼命”記者。到玉樹后,第二天凌晨兩點多他才吃上第一頓飯,由于沒有熱水,吃的是干面,在頭兩天里,他僅休息了3個小時。他說:“發稿很不方便,有一次采訪完我走了一個半小時回去發稿,有篇稿子是坐在馬路上寫的,更多的時候是站著寫稿,把筆記本電池用完后,就到有柴油發電機的地方去蹭電,經常為寫一篇稿子,在那里一站就是兩三個小時,稿子傳回社里,已是晚上十點多。”他介紹,在高海拔地區采訪,對記者是一種嚴峻的考驗,晝夜溫差很大,晚上相當冷,再加上高原反應強烈,可真不好熬。“但我們有責任把災區的狀況及時報道出去,特別是報道好救人的信息。”人民日報的讀者都還記得,趙亞輝曾參加過汶川地震報道,當時在地震發生后的4天時間里,他總共沒吃上幾口飯,平均每天休息不到兩小時,歷盡艱險,因勞累過度病倒了,在醫院輸液時,他還帶著采訪本,邊治療邊采訪醫護人員。玉樹地震后,他又主動請纓來到前線。
作為第一黨報,人民日報在災情發生后,及時推出兩個版的抗震救災特刊,后來又增加到4個版,截至19日,共刊發近20個抗震救災特刊。前方記者每天為報紙提供一篇深度主打稿件,其他動態稿件主要反映各個行業救援的情況。
光明日報:突出特色 不辱使命
青海玉樹4月14日發生強烈地震后,光明日報第一批派出了3位有經驗的記者于16日奔赴災區,他們是軍事部副主任陳勁松、新疆記者站站長王瑟、教育部主編練玉春。他們從上飛機的那一刻起,就進入了工作狀態,剛到西寧,就發回了在飛機上采寫的人物報道。在顛簸十幾個小時、兩天沒有好好休息的情況下,到災區又面臨著嚴重高原反應的“下馬威”,但他們咬牙堅持,不辱使命,投入到抗震救災報道中,共發回萬余字的文字稿件,新聞照片20余幅。
記者練玉春這幾天正好趕上結婚十周年紀念日和女兒的生日,妻女出國八年,剛剛回國與之團聚,本想和她們好好慶祝一下,補償一下對她們娘兒倆這么多年的愧疚,但是他知道,新聞記者的使命就在現場,未說半個“不”字,就踏上了趕赴災區的行程。
在赴災區記者啟程之前,報社編輯部門就迅速行動起來:15日就在頭版重要位置刊登通訊《把溫暖和希望送到災區去》,主題鮮明、感染力強。隨后,光明日報迅速推出每天4個整版的“抗震救災特刊”,提供大信息量地震救援信息和科普知識服務,截至4月19日,共推出特刊4期、專版18塊,新聞報道115篇,評論5篇,照片33幅。報社還充分發揮自身在文化界、知識界的影響力,推出抗震救災《書法特刊》、《文藝作品特刊》,邀請歐陽中石、張海、言恭達等一批知名書法家撰寫書法作品,表達各界對災區人民的激勵慰藉之情,并以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形式,謳歌抗震救災中涌現出的感人精神。
報業集團所屬《新京報》,秉承一貫的沖擊力影響力,以日均7個版面的力度,進行全方位報道,共刊發30余個抗震救災專版,150余篇相關報道。光明網也開辟了專門網頁,同時每天摘發網友對抗震救災的反映,在光明日報上刊出。
當前,光明日報第二批赴災區報道的同事也將趕赴震區,接替已連續奮戰多日的第一批3位記者。
經濟日報:先期深入 反應迅速
青海記者站站長馬玉宏和甘肅記者站站長李琛奇在14日地震發生后,當即連夜趕到青海玉樹地震災區,克服了夜里零下十幾度的艱苦條件,以最快時間實現了通訊設備、電力照明和網絡傳輸的正常運行,并為后續采訪小組搭建起住宿帳篷。
“14日我們接到總社通知,晚上12點半從西寧出發,到玉樹距離是800公里,經過13個小時到達災區。途中,在翻越一座海拔4000多米的大山的時候,由于車速較快,又是石板路,差一點翻車。在離災區5公里的時候,我們碰上了余震,山體滑坡,一個石頭從山上滾下來砸到汽車輪胎,幸虧沒發生大事!苯洕請篑v青海記者站站長馬玉宏在談到這段經歷時仍然心有余悸。
馬玉宏告訴記者,剛發生地震的頭幾天,災區帳篷奇缺。15日,新聞中心來了100多名全國各媒體的記者,總共就兩頂帳篷。很多記者就坐在凳子上,或站在帳篷外,或在車子里過夜。災區晝夜溫差很大,白天最熱的時候可能達到攝氏20度,晚上最冷可到零下15度,夜里特別冷,馬玉宏和李琛奇縮在一起,用大衣裹著睡,到凌晨4、5點的時候被凍醒了,腿也疼,腰也疼。
在后方編輯部,經濟日報集中精兵強將,加強策劃,規劃版面,撰寫評論,推出了“經濟日報抗震救災特別報道”專版。4月15日至19日,經濟日報除做好抗震救災要聞報道、在頭版開設“來自抗震救災一線的報道”專欄外,共已推出16個“抗震救災特別報道”專版,包括“全力做好抗震救災工作千方百計救援受災群眾”等主題專版及攝影報道專版。據介紹,20日經濟日報還將繼續刊發4個“抗震救災特別報道”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