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族
分布區域:新疆的維吾爾族主要分布在天山以南的和田、喀什、阿克蘇三地區。
人口:維吾爾族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主體民族,人口882.35萬人(2003年),占新疆總人口的45.62%。
語言:維吾爾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使用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維吾爾文。
歷史:“維吾爾”含有“團結”、“聯合”的意思。歷史上曾有“袁紇”、“韋紇”、“回紇”、“回鶻”、“畏兀兒”的音譯。
維吾爾族的歷史悠久,其族源可上溯到公元前3世紀游牧貝加爾湖一帶的丁零。5世紀稱鐵勒。唐初稱“回紇”。貞元4年改稱“回鶻”。公元840年,黠戛斯出兵攻滅回鶻汗國,大部分人西遷至西域,逐步由游牧過渡到定居的農業,同時融合了居住在塔里木盆地周圍的于田、疏勒、龜茲等古國的土著居民和兩漢以來移居西域的漢族,還有以后遷來的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等,至13世紀初,已形成近代的“畏兀兒”,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了維吾爾民族。
生產方式:維吾爾人主要從事農業,部分人從事商業、畜牧業和手工業。
飲食:維吾爾人以面粉、大米為主食,日常食品有馕、奶茶、薄皮包子等。
文化:維吾爾族有自己豐富的文化,如《突厥語詞典》、《福樂智慧》和大量的古代文獻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寶庫。大型套曲《十二木卡姆》,多姿多彩的歌舞和眾多的樂器,使維吾爾人成為能歌善舞的民族。維吾爾族的體育活動豐富多彩,有叼羊、達瓦孜、秋千、摔跤等。在民間還舉行一種包含歌舞、說唱、詩歌朗誦等項內容的麥西萊甫活動。
節日:維吾爾族的節日主要有古爾邦節、肉孜節、諾魯孜節等。
宗教:維吾爾族古代曾信仰過薩滿教、摩尼教、景教、襖教(拜火教)和佛教,從公元10世紀初起初步改信伊斯蘭教。
哈薩克族
分布區域:哈薩克族主要分布在天山以北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博爾塔拉、昌吉和烏魯木齊等地。
人口:2003年新疆哈薩克族人口為135.21萬人,占新疆總人口的6.99%。
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語支。使用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哈薩克文。
歷史:哈薩克族源可追溯到西漢時期的烏孫、隋唐時期的突厥、葛邏祿,12世紀至13世紀的乃蠻、克烈、欽察等部。“哈薩克”名稱最早出現于15世紀。17世紀前期,哈薩克部落以地緣關系分成了三個玉茲:大玉茲、中玉茲、小玉茲。
生產方式:哈薩克人主要從事畜牧業,兼營農業。
飲食:哈薩克牧民的飲食主要是肉和乳制品。乳制品很豐富,主要有酥油、奶疙瘩、奶皮子、奶酪、酸奶子等。他們喜歡用大塊肉做抓肉、納仁,也吃抓飯、馕和包爾薩克(油炸發面果)。哈薩克人待客十分熱情,來了高貴的客人要殺馬駒,表達對客人的熱情和尊重。
文化:哈薩克族有獨特的文化藝術傳統,被稱為說唱詩人的“阿肯”,是草原上文化的傳播者,他們思路敏捷,隨編隨唱。在哈薩克人的“阿吾勒”(牧民集居的地方),還常常舉行“阿肯彈唱會”,對優勝者進行獎勵。哈薩克的群眾性體育活動也豐富多彩,有賽馬、叼羊、姑娘追、馬背上角力等。
節日:主要節日有古爾邦節、諾魯孜節和肉孜節。哈薩克使用十二生肖紀年法。把“諾魯孜節”視為辭舊迎新的節日,家家戶戶要吃用肉、奶疙瘩、大麥、小米等做成的諾魯孜飯。
宗教:哈薩克人信仰伊斯蘭教。
服飾:哈薩克男子冬季穿羊皮或其它名貴獸皮的皮衣、皮褲,褲角和皮衣上繡有花紋,十分別致。冬季頭戴狐貍皮帽,腰間系鑲有裝飾品的牛皮帶。婦女喜歡穿多樣多彩的連衣裙,披坎肩,頭戴花頭巾。姑娘頭戴“塔合亞”帽,帽上插有貓頭鷹羽毛。婚后婦女戴不同圖案的“開米塞克”(頭飾)。
婚俗:哈薩克人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過去也存在一夫多妻的現象。哈薩克人的婚禮十分熱鬧。在舉行婚禮前,要進行說親、訂親、送彩禮和出嫁、迎親等程序。每個程序都有歌聲相伴。人們用歌聲進行祝福和表達自己的感情。
房屋建筑:牧區哈薩克人一般居住氈房。
回族
分布區域:回族在新疆分布較廣,主要聚居在昌吉回族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縣及五個回族鄉。
人口:2003年新疆回族人口為86.67萬人,占新疆總人口的4.48%。
語言:通用漢語漢文,但仍保留了少量阿拉伯語和波斯語詞匯。
歷史:新疆回族先民主要是公元13世紀蒙古軍西征帶回中國的中亞、西亞地區信仰伊斯蘭教的各民族的士兵和工匠,被編入“探馬赤軍”,統稱為“回回”。至元十年(1273年)元世祖下令探馬赤軍“隨地入社,與編民等”,大批回回軍在社的編制下進行農墾。新疆是探馬赤軍的重要駐防區,因而成為回族的重要墾區。元朝時,在新疆的昌吉、阜康、吉木薩爾、伊犁河流域、喀什噶爾、和田等地都有回回屯田。18世紀中葉后的清朝時期,內地大量回民遷入新疆,形成現在新疆回族的主體。
生產方式:新疆回族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兼營手工業和商業。
飲食:以面食為主,主要有拉條子、揪片子、哨子面、油香、花卷、粉湯、蒸肉、馓子等。
文化:回族的民間口頭傳說和民間敘事詩十分豐富。民歌有“花兒”、“小調”、“宴席曲”等。
節日:回族以肉孜節為大節,古爾邦節為小節。
宗教:回族人都信仰伊斯蘭教,但分為大坊和小坊兩個教派。大坊是“格底木派”和“虎夫耶”門宦的統稱,小坊專指哲合林耶門宦。
服飾:新疆回族服飾簡潔,男子戴圓形平頂小白帽,白襯衣,黑馬甲,女子戴蓋頭或攝口白帽,喜歡用首飾裝點。
婚俗:回族實行一夫一妻制。
房屋建筑:回族傳統住房多為平房,坐南朝北,一門兩窗,土坯墻,木構架的平頂屋和坡頂屋。現在不少回族都住上了樓房,條件有了較大改善。
柯爾克孜族
分布區域:柯爾克孜族主要居住在克孜勒蘇自治州,還有一部分分散在天山南北,另外還有數萬人居住在黑龍江省的富裕縣。
人口:2003年新疆的柯爾克孜族人口為17.37萬人,占新疆總人口的0.90%。
語言:柯爾克孜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東匈語支,分南北兩種方言。使用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柯爾克孜拼音文字。
歷史:柯爾克孜是本民族的自稱。歷史上曾有“鬲昆”、“堅昆”、“紇骨”、“黠戛斯”、“乞兒吉斯”、“吉利吉思”和“布魯特”之稱。
早在公元前3世紀柯爾克孜族先民就游牧于葉尼塞河地區,隸屬匈奴。后一部分向西南遷徙至今天山一帶,曾先后為突厥、回紇屬部。唐初黠戛斯屬薛延陀汗國。唐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其首領入唐,唐朝在其地設堅昆都督府。840年,擊潰回鶻汗國,建黠戛斯汗國。10至18世紀中葉,先后處于喀喇汗王朝(黑汗王朝)、遼、西遼、察合臺汗國及其后王統治下。受西遼西遷和13世紀蒙古西征的影響,居葉尼塞河流域諸部向西南遷移。明末清初隸屬準噶爾。清朝平定準噶爾之后,部分布魯特部返回七河流域。在長期的遷徙過程中,融入了周圍一些其他部落成分,促進了本民族的發展和形成。
生產方式:柯爾克孜族主要從事畜牧業,生活在平原地帶的柯爾克孜族也經營農業。
飲食:主要為牛羊肉和奶制品,輔以面食,喜歡喝奶茶。
文化:柯爾克孜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有著悠久的文化,著名的長篇史詩《瑪納斯》成為我國的三大史詩之一。婦女善刺繡和編織,其多姿多彩的壁掛最為出名。
節日:主要節日有肉孜節、古爾邦節和諾魯孜節。
宗教:柯爾克孜族信仰伊斯蘭教,居住在塔城地區額敏縣的一部分人信仰藏傳佛教和薩滿教。
服飾:男性喜歡戴白氈帽(卡爾帕克),穿馬靴和袷袢;女子穿連衣裙,上身套色彩鮮艷的坎肩。
婚俗:柯爾克孜族的婚姻實行一夫一妻制,直系親屬五至七代禁止通婚。訂親時,男方要給女方送以“九”為吉祥數的聘禮,如九頭牲畜或九件財物。婚禮熱烈隆重也較繁瑣。
房屋建筑:生活在牧區的柯爾克孜族一般住氈房,農區的住土木結構的平房。
蒙古族
分布區域:新疆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巴音郭楞、博爾塔拉兩個蒙古自治州和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
人口:2003年新疆蒙古族人口為16.69萬人,占新疆總人口的0.86%。
語言:屬阿爾泰語系蒙古族衛拉方言。用“托忒”蒙古文,目前推廣全國通用的胡都木蒙古文,兩種蒙古文并用。
歷史:“蒙古”為本民族自稱。新疆蒙古族是蒙古族的一個支系,是衛拉特蒙古的后裔。13世紀初蒙古族人隨成吉思汗西征來到天山以北。明代蒙古族分為東部韃靼和漠北瓦刺兩大部分。16世紀中葉,漠北瓦刺分為土爾扈特、杜爾伯特、和碩特和準噶爾部,清代統稱為厄魯特或衛拉特,駐牧于新疆北部至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地區。18世紀中葉清出兵伊犁平定準噶爾上層貴族叛亂,并把當地的厄魯特人按滿洲八旗制度編為厄魯特營,以后就稱“厄魯特蒙古”。1771年,原西遷至伏爾加河下游的土爾扈特部10萬余人在渥巴錫率領下東歸祖國,現居住在巴音郭楞、和布克賽爾、精河等州縣的是他們的主要后裔。1764年和1813年,清朝從張家口以北地區遷來部分察哈爾蒙古族,現在他們的后裔主要居住在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的博樂、溫泉縣。
生產方式:新疆蒙古族主要從事畜牧業,現在部分蒙古族人開始從事農業。
飲食:以牛羊肉、乳制品和面食為主,并喜歡用牛羊乳制作奶酒,
文化:《江格爾》是衛拉特蒙古的長篇史詩,是中華民族的三大史詩之一,在民間廣為流傳。樂器以馬頭琴最為著名,新疆還有兩根弦的彈撥樂器“托布術爾”。
節日:最大的節日是春節。每年開展一次“那達慕”活動。“那達慕”起源于祭敖包。
宗教:蒙古族最初信仰薩滿教,16世紀以后逐漸改信藏傳佛教格魯派,但薩滿教仍在傳統的風俗習慣中留下深刻印跡。
服飾:傳統服裝是蒙古袍。
婚俗:蒙古族實行一夫一妻制,嚴禁氏族內部通婚。婚姻要經過提親、訂親、送聘禮、婚禮等程序,婚后第三天還要舉行揭圍帳儀式,儀式后的第二天新娘回門。每種儀式都要敬酒、唱歌,十分熱烈。
房屋建筑:牧區蒙古族主要住蒙古包。
塔吉克族
分布區域:塔吉克族生活在我國西北邊陲的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境內。他們是我國高原塔吉克人的一部分,一般稱作“色勒庫爾塔吉克”。“色勒庫爾”是地名,意為“高山之地”或“高原”。他們眼窩深、鼻梁高,膚色淺淡,發色金黃或黑褐,眼睛碧藍或灰褐,是典型的歐羅巴人種,也是中亞最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
人口:2003年新疆塔吉克人口為4.09萬,占新疆總人口的0.21%。
語言:塔吉克族有自己的口頭語言而無文字,他們的語言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帕米爾語支。塔吉克語中主要有色勒庫爾方言和瓦罕方言,今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境內的塔吉克,大部分說色勒庫爾方言,少部分說瓦罕方言。現有60%的人通用維吾爾文。
歷史:“塔吉克”意為“王冠”。有人說,他們是王冠上的民族,他們自稱是“鷹的傳人”,也有“漢日天種”之說。至今,在民間還廣泛流傳著“公主堡”、“鷹舞和鷹笛”、“達甫”等許多美麗傳說。
古時,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地區曾稱“蒲犁”、“無雷”、“西夜”、“捐毒”、“依耐”、“德若”、“羯盤陀”等。1913年始建為縣,屬喀什專區。1950年成立人民政府,1954年9月17日成立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
生產方式:塔吉克人從事農牧業生產、兼狩獵及副業。大同鄉的居民還兼園藝。
飲食:以牛羊肉和乳制品為主,主食馕。
文化:塔吉克人善騎馬、能歌善舞,樂器中有三孔鷹笛、熱瓦甫、布拉孜闊木和達甫(手鼓)等,鷹舞也是塔吉克人的基本舞蹈。
節日:有“古爾邦節”、“肖貢巴哈爾節”、“引水節”、“播種節”、“燈節”等。
宗教:塔吉克人歷史上曾信仰過拜火教,公元11世紀下半葉,塔吉克人開始信奉伊斯蘭教至今。
服飾:塔吉克男子穿袷袢,戴“吐瑪克”,扎腰巾;女子戴刺繡精美的“庫勒塔”帽,穿艷麗的連衣裙。
婚俗:塔吉克人實行一夫一妻制,婚禮舉行三天,吹鷹笛、打手鼓、跳鷹舞,極為熱烈。第三天,“拜德爾汗”(主持婚姻的老人)揭開新娘面紗后,開始新生活。
房屋建筑:塔吉克人住石木和土木結構的平房,屋內無窗戶,有五層木板架起的天窗,屋內還有五根木柱子。塔吉克人稱這種傳統房子為“藍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