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主題
災區醫院重建和醫療衛生體系建設發展
汶川大地震造成我市衛生系統451個機構受損,房屋受損共86.7萬平方米,醫療設備損毀、損壞共計2825臺(件),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近10.4億元。一年就要過去了,我市災區衛生系統重建情況如何?昨天上午,市政府舉行“成都災后重建一周年”系列專題新聞第五次發布會,成都市衛生局副局長楊小廣在會上說,目前,全市衛生系統的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正按照計劃進行,重建的衛生機構比震前得到了較大幅度的質量提升,基礎設施重建的創新模式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認可。
關鍵詞:心理重建
未出現嚴重心理問題患者
據楊小廣介紹,針對地震后部分受災群眾出現的焦慮、抑郁、適應性障礙和“創傷后應激障礙”等心理健康問題,為了幫助他們走出地震的心理陰霾,我市建立了市、縣、鄉、村四級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衛生重建管理網絡,組建、培養心理危機干預專家隊伍,大力開展了災后心理衛生重建工作。
在災后前期(急性期),我市迅速進行了心理衛生干預,本地及外地來救援的80多名專家組成10多支隊伍,深入收治傷員和受災群眾的醫院、救助站、災區現場進行心理救助。在災后第二周即啟動心理救助的長效機制,對醫院的相關醫生、災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的醫生,以及三個重災區的所有村級衛生站醫生進行全覆蓋的心理救助培訓。近一年來,全市對孤兒、孤老、終身殘疾、學生、災區基層干部等特殊人群進行心理干預累計7324人次,一般心理咨詢4937人次,接受心理衛生健康教育知識宣傳累計達271173人次,治療創傷后應激障礙、焦慮及抑郁人數累計1159人,讓他們能夠放下包袱,精神振奮地投入災后的恢復重建。截至目前,我市災區干部群眾情緒普遍比較穩定,沒有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患者,也沒有出現自殺行為。
關鍵詞:衛生基礎設施
推行“投、建、管”三分離模式
按照“以人為本,排危優先;城鄉統籌,合理布局;先急后緩,突出重點;規模適度,功能完善”的恢復重建原則,立足于統籌城鄉醫療衛生新格局的思路,我市對基層衛生機構調整了布局,重新進行了配置,精心編制了全市衛生系統災后重建專項實施規劃,市、縣、鄉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總建設規模93.1709萬平方米,預計總投資28.69億元。
楊小廣介紹說,在鄉鎮衛生院恢復重建中,我市推行了“投、建、管”三分離的創新建設模式,即:由市政府主管的成都市興蓉投資有限公司作為鄉鎮衛生院災后恢復重建項目代建方,負責鄉鎮衛生院災后恢復重建項目的投資建設,對新建鄉鎮衛生院的項目設計、招標、建設、工程管理等工作實行統一管理;市財政局和有關部門根據鄉鎮公立衛生院建設投資總額,撥付建設資金,不足部分由市興蓉公司向銀行貸款解決;市衛生局按照規劃、標準、風貌、標識、配置五統一的建設標準制定鄉鎮衛生院重建項目規劃,并在工程實施過程中進行全程監督;市級其他相關部門進行相應的審批、協調、驗收及全程監管;區(市)縣政府負責完成項目相關審批手續及進場前的前期準備工作。
截至今年4月,我市已經有60個鄉鎮衛生院恢復重建項目按照這一模式首批啟動,占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邛崍五個重災區重建衛生院的61.2%,首批惠及的當地群眾可達150萬人。這種模式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日前召開的全省衛生災后重建電視電話會將我市的這一模式向全省衛生系統進行了推廣。第二批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將于5月全面開工,這一批主要是24個鄉鎮衛生院的加固維修,如今資金已經落實,預計6月底以前將全面完成加固維修工作。
重建后基層衛生機構有所增加
“5·12”汶川大地震中,我市衛生系統受損的機構達451個,截至目前,一般災區受損的醫療衛生機構經簡單維修加固后,已基本恢復并投入使用。楊小廣說,為了有力有序推進災后重建工作,依據權威部門災情鑒定報告,經反復核查,四個重災區縣、鄉兩級納入災后重建專項實施規劃的醫療衛生機構為101個,截至目前,已開工65個。都江堰市疾控中心投入145萬元,已完成加固維修并投入使用。另外,由四個重災區自行組織實施的衛生站災后重建項目,也已由社會各界愛心捐助等渠道落實災后重建資金,按計劃于6月底前基本完工。按照計劃完成災后恢復重建后,我市基層衛生機構數在調整的基礎上比震前有所增加,其中經重建后比震前基礎設施和業務條件有改善的基層衛生機構將達到262個,大約可以惠及當地280萬群眾。
關鍵詞:重災區醫療機構
都江堰中醫院將建成精品中醫院
我市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四個重災區的醫療機構重建項目的建設情況如何?據楊小廣介紹,四個重災區的醫療機構恢復重建備受各界關心,這些恢復重建項目情況分別是:
都江堰市中醫院遷址重建,由上海援助9000萬元,大連市援助6000萬元,現在基礎開挖已完成45%,按照國家中醫三級乙等醫院進行設計建設,預計床位300張,規模近3萬平方米,建成后的中醫院將打造成四川精品中醫院,在西南地區縣級中醫院中處于領先水平,預計明年6月底前完工;
向峨鄉衛生院將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擴建,該院的醫療業務用房為2006年經標準化建設的鄉衛生院,經受住了災害的考驗,在地震當天為抗震救災發揮了重要作用,此次擴建的主要是公共衛生、行政辦公用房,目前已完成主體封頂,預計今年10月前竣工交付使用;
彭州市龍門山衛生院遷址重建,框架主體已完工,預計今年10月前竣工交付使用;
大邑縣第二人民醫院項目,利用世界銀行優惠緊急貸款進行災后恢復重建,目前已經進入環評階段,預計5月份開工建設。
據介紹,我市四個重災區22個對口援建及社會援建的鄉鎮衛生院“交鑰匙”項目,90%以上已進入正式施工建設階段,其中彭州市三界鎮公立衛生院由福建省對口援建,目前主體工程已完工。這些重災區的醫療衛生機構在遷建重建后都比震前有了較大幅度的質量提升,當地百姓將享受到比地震前更好的醫療衛生條件。
關鍵詞: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社區衛生中心模式推廣到鄉鎮衛生院
楊小廣介紹說,我市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恢復重建中,著眼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使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再上臺階是重建重點。為此,我市在公立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恢復重建中,強調深入推進規范化建設,把公立衛生院的服務模式轉換到以人為本、以人群健康為中心,提供以健康教育、預防、保健、康復、計劃生育和基本醫療這“六位一體”為主的綜合性服務上來,為農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服務。
楊小廣說,在公立衛生院全面推行“六位一體”服務模式,是按照統籌城鄉衛生發展的目標,在災后重建中將我市城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模式全面推廣到鄉鎮衛生院的規范化建設中,這項工作于去年在全市鄉鎮公立衛生院災后恢復重建中全面鋪開,并于今年進一步深化。它轉變了鄉鎮公立衛生院的功能定位,鄉鎮衛生院與城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統一服務模式,其中農村公共衛生補助經費由市、區兩級財政按照服務人口每年每人次補助15元。在國家新醫改方案出臺前,我市的此項工作已經先行先試,走在了全省前列。本報記者 鄧曉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