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在北川老縣城,一位母親在悼念孩子。
當日是母親節,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也再度開放,供當地群眾進入祭奠。祭奠人群中不乏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母親,她們紛紛前來悼念自己的骨肉。(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4月2日,當地群眾在北川老縣城祭奠親人。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老縣城于4月1日至4日解除封禁,北川籍群眾可進入老縣城祭奠在汶川大地震中罹難的親友,前來吊唁的人群絡繹不絕。新華社發(鐘敏 攝)
4月2日,在北川縣老縣城的山頭上,吊唁者放上一束紅色的塑料花,祭奠逝去的親人。新華社發(鐘敏 攝)
新華網北京5月11日電 題:直面災難,中國收獲啟示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5·12”,中國傷痛之日。一年前的這一天,汶川大地震突如其來,天塌地陷,山河破碎,同胞罹難,舉國同悲。
震后這一年,是艱難而非凡的一年。黨中央、國務院領導英雄的13億人民直面災難,與死神爭奪生命,在廢墟上重建家園,中國勇氣、中國力量、中國智慧震動也感動了世界。
波瀾壯闊的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實踐,讓我們收獲了許多極其寶貴的啟示。以人為本的宗旨、社會主義制度的活力、尊重科學的理念、民族精神的升華,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不斷推動我們的國家和社會走向進步,并成為全人類的共同財富。
我國將今年的5月12日定為第一個“防災減災日”,以此提醒人們居安思危,常存憂患之心,增強防災意識,清醒地面對自然災害的風險、威脅和挑戰。
應對災難貫穿以人為本的宗旨。人文關懷精神在實踐中不斷深化,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成為災后重建的第一主題
“新家肯定比地震前的家更好。”盡管眼下還住著板房,張碧英卻已經開始憧憬她的家鄉映秀鎮重建后的樣子。4月中旬,汶川地震震中映秀災后重建總體規劃通過審批。很少有人知道,她的信心來自于一個細小的回憶。
那是去年6月,中鐵十六局的職工來給映秀搭建過渡板房。一天晚上,張碧英發現,幾個已經累得沒力氣說話的援建者脫下手套,用手掌摸索板房邊緣。一問才知道,他們怕建造過程中留下鋒利邊角,劃傷住進來的受災群眾,每天干完活都要這么摸一遍。隱患排除了,他們自己的手卻不斷被劃破。
張碧英十分感動,她說:“人家替我們考慮得這么細,這是真正的‘以人為本’。”她相信,有這樣的工作態度,映秀肯定能建成一個美好的地方。
以人為本,在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的歷程中,人們更加深切地體會到這四個字沉甸甸的分量。
正如胡錦濤總書記強調的,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先于一切、重于一切。在抗震救災的全過程中,全國人民和時間賽跑,與死神抗爭,充分體現了珍愛生命、保護人民的人文關懷精神。三天“全國哀悼日”的設立,更顯示出了中華民族對人的生命的尊重。
一年來,在災后重建中,以人為本的思想貫穿在規劃、施工、監管的全過程。
2008年6月8日,震后第27天,國務院發布《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條例》。國務院法制辦主任曹康泰說,條例不論是制度設計還是規定的政策措施,都是圍繞著以人為本展開的:過渡性安置和村民住宅建設強調尊重人民意愿;活動板房的使用體現人性化;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條件,體現人文關懷;現場清理充分尊重當地少數民族風俗習慣。
9月19日,《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正式發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穆虹說,規劃編制的第一原則就是以人為本:從災區群眾生活生產需要出發,把切實保證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作為前提,兼顧生活質量和生產發展,兼顧現實需要和長治久安,把災區群眾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巨大災難帶來傷痛,也催人警醒。風險防范理念全面滲入災后重建的各個層面,“安全”成為第一要素。
在什邡,農民改變了祖輩遵循的隨意建房方式,頭一次拿著建筑專家提供的圖紙蓋房子。很多農房實行統規統建,有效提高了建筑規范性。廣大農村地區以往長期不設防的局面可望得到根本改觀。
在成都,300多所新建學校不僅抗震烈度比普通民房高1-2度,還被規劃為關鍵時刻的避難所。學校成為最安全、家長最放心的地方。
從更加宏觀的層面看,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以一種特殊方式進一步推動了我國災害防范和抵御能力的提高。
以人為本,還體現為全社會風險意識的增強。北川的老縣城、綿竹的漢旺鎮、青川的東河口,一片片觸目驚心的廢墟、一座座崩裂扭曲的山體被完整保留下來,以這種真實的災難場景,作為防災減災教育的基地,警示后人。
在第一個國家“防災減災日”前夕,《中國的減災》白皮書將發布,旨在紀念汶川地震罹難者,并喚起社會各界對防災減災的高度關注。
汶川大地震后實施的心理干預活動,是我國首次對受災民眾進行的大規模心理救援行為。眾多心理專家留守災區,幫助受災百姓走出陰影,重塑希望、信心和勇氣。
從這里,人們看到了以人為本理念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的深度拓展。
抗震救災彰顯社會主義中國強大發展活力。社會主義制度在實踐中不斷實現自我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公共危機應對體系日益成熟
5月9日,汶川縣三江鄉宣布恢復重建任務基本完成,這是地震災區第一個完成災后重建的鄉鎮,僅用了不到一年時間。47歲的河壩村村民姚富榮住進了新建的“藏族風情園”旅游開發區,他說:“這里不僅能永久居住,還解決了我們一家人的生計。”
幾個月來,對口援建三江鄉的廣東省惠州市干部職工及早動手,科學施工,與時間賽跑,終于拔得災后重建的“頭籌”。
非常時期必有非常之舉。去年,在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下,全國19個省市與災區建立了對口支援機制。得益于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援,在西方發達國家通常要花費五年以上的災區重建繁重任務,可望在兩年內基本完成。
這是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政治優勢的又一生動體現。
2008年5月15日,在抗震救災最緊急的關頭,溫家寶總理就指出,抗震救災工作是關系全國、關系全局的大事,必須舉全國之力,才能把這項工作做好。
汶川大地震發生后,中國舉國動員,迅速展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救援行動,速度之快、效率之高震驚世界。這種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抗災方式,被國際社會稱為“巨災風險防范的中國范式”。
“全國一盤棋”,很多常規和禁區被突破了。條塊、部門、地域之間不再彼此分割,形成了協同應急的巨大合力。中央政府的核心作用、人民軍隊的關鍵作用、強大國力的保障作用、全民參與的推動作用、媒體輿論引導的凝聚作用,五者整合,展示了我國綜合災害風險防范結構與功能體系的優化。
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袁曙宏將此視為我國制度創新的一個經典范例:“這表明我國行政運行機制和政府管理方式,正在實現向規范有序、公開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轉變。”
一個聰明的民族,總是善于從災難和錯誤中汲取新的智慧。只有在實踐中,社會主義制度才能不斷自我完善,使其優越性更加充分地發揮出來。
一年來,抗震救災的經驗經過理性總結,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有益養分。最明顯的表現是,我國公共危機應對戰略體系日益成熟。
在立法層面——
《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條例》的發布,是我國首次針對某一場自然災害的恢復重建專門出臺一項法規。
2008年12月27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獲得通過。新法制度設計更加細化,可操作性更強。
今年4月9日,擬議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救災條例》公開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
在體制機制層面——
應急管理體制機制的健全提上了日程,目標是進一步加強各級應急管理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建設,建立健全統一指揮、反應靈敏、部門協調、上下聯動、平戰結合的中國特色應急管理體制。
防災減災國際合作機制進一步受到重視。汶川地震后,我國首次在重大災害中接受國際援助。目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正在對人類公共衛生安全構成嚴峻挑戰。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特大自然災害的影響往往具有跨國擴散性,加強應急管理的全球合作至關重要。
公共危機社會動員機制成為各界研討的新課題。在汶川地震救援過程中,社會動員發揮了突出作用。政府、企業、非政府組織、公民等力量凝聚在一起,共擔責任,共克時艱。這一成功經驗正在得到總結和提升。
應對重大自然災害,是國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國國情、適應時代要求的災害防控戰略體系?人們在實踐中不斷進行著新的探索。
災后重建的方式進行了新的嘗試,“多元化”成為突出的亮點。與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包攬災后重建的方式不同,這次災后重建,在群眾自力更生、地方主導、中央支持的基礎上,廣泛發動社會力量投入重建,運用市場杠桿,鼓勵各類企業參與到災后重建中來。這種辦法已經取得明顯成效。
災后重建“尊重科學”主線始終如一。按自然規律辦事的自覺性在實踐中不斷提高,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日益深入人心
2008年12月20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圖書館里,溫家寶總理向同學們講述了他在汶川地震中的親身感受。談到處理堰塞湖我們不得不向外國租用米-26直升機時,他說:“這很刺痛我的心”,“我們應該立志,讓中國自己的直升機能夠制造出來。”
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實踐,給人們上了尊重科學的一堂大課,使我們對客觀世界規律的認知和把握前進了一步。
衛星航拍、生命探測儀、空中通道……和過去的歷次救災相比,這一次,科學技術顯示出了強大能力,成為抗擊天災的有力支撐。
掌握科技“武器”的能動因素在人。抗震救災中體現出的科學精神,體現在宏觀層面的指揮、統籌、決策、調配,也體現在洞察排憂解難之中的關鍵環節,體現在對難易輕重數據規模的把握。
科學來自于對災難的充分前瞻和估量。“上萬種應急預案是抗震救災的‘第一功臣’。”一位參與應急指揮的人士回憶,在災后交通、通訊阻斷的背景下,千頭萬緒的救災工作之所以忙而不亂,正得益于2003年非典疫情以來各種應急預案的完善。
胡錦濤總書記指出:“人類是大自然的一員,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在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實踐中不斷認識自然,在順應自然規律的基礎上合理開發自然,在同自然的和諧相處中發展自己,是人類生存和進步的永恒主題。”
一年來,在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過程中,“尊重科學”的主線始終如一。
2008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了中國地震背景場探測工程項目,標志著國家防震減災規劃確定的國家地震安全計劃的實施邁出了第一步。這項工程旨在提高我國地球物理監測分析能力。
去年8月,中國地震局對我國地震速報時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震短臨預報仍是世界公認的科學難題,人類無法控制地震的發生。但是,人在地震面前并非無可作為,關鍵是要自覺認識和把握自然規律,按自然規律辦事。
尊重自然、尊重規律、尊重科學——2008年7月3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做好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指導意見》,上述“三個尊重”被鄭重寫入。
去年9月,《汶川地震災后重建總體規劃》正式發布,其最大的亮點之一是首次使用了“功能分區”的概念。
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綜合評價,按照國土開發強度、產業發展方向以及人口集聚和城鎮建設的適宜程度,規劃區國土空間被劃分為“適宜重建區”“適度重建區”“生態重建區”三種類型。
“承載責任的前提,需要有科學謀劃,亦需要科學建設。這當中交織著對災區百姓、對子孫后代、對歷史的重大責任考量。”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一鳴說。
這是我國首次針對某一災害編制國家級重建規劃,它的編制過程本身就充分體現了科學精神。出臺前不僅經過嚴謹的評估論證、問卷調查,而且用中、英兩種文字向世界發布,全球征集意見。完全有理由說,這一規劃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在重建中獲得新生的災區,不僅恢復原貌,而且大量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管理、理念,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換代,吐故納新,在新的起點上開始了更高水平的發展。
王一鳴說:“過去,人們習慣把自然災害視為人類的‘天敵’。而今,人們越來越清楚地看到,在宇宙中人類是多么的渺小和脆弱。我們必須學會順應自然,努力與自然和諧相處,認識和把握自然規律,趨利避害。”
危難之際再次激發巨大民族凝聚力。古老民族精神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升華,偉大抗震救災精神給人類可持續發展增添啟示
災后重建,既要重建物質家園,也要建設精神家園。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是海內外每一個華夏兒女的根脈所系,每到危難之際,總會神奇地轉化為強大的民族凝聚力。這一點,在汶川大地震中彰顯無遺。
2008年5月19日14時28分,國旗半降,汽笛鳴響,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這一刻,古老的民族精神在新時代獲得了升華。
危難關頭,我們的黨、我們的軍隊、我們的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譜寫了人類抗災史上的壯麗史詩,鑄就了偉大抗震救災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精神寶庫中的又一股充滿強大生命力的新鮮血液。
“我們中華民族數千年來歷經艱難險阻,依然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靠的正是這種強大的民族精神。”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指出,地震災害中迸發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是偶然,而是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在地貫穿著愛國主義”。抗震救災凸現的精神,要成為人們長久的精神價值坐標。
震后一年間,偉大抗震救災精神所蘊含的非凡力量一直在延續。
“江蘇小區”“天津小區”“同心路”——在四川、陜西、甘肅災后重建現場,這樣的新地名形成了一道道獨特的風景,幾乎每個地名背后都有一段對口支援的感人故事。一年來,對口支援的各省市不僅給災區帶來了人力、物力、財力、智力支援,更帶來了全國人民的手足深情。
還有那些志愿者。很多人災后繼續留下來,做著默默無聞的工作。一個北京中年人,在漢旺板房區為受災群眾開了免費圖書館;一個河北小伙子留在都江堰為過渡安置群眾干各種雜活;一個上海姑娘,為照顧一名地震致殘孤兒,在災區整整堅守了一年……
一點很小的善心,乘以13億,都會聚成愛的海洋;一個巨大的困難,除以13億,都會變得微不足道。
民族精神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涵總是在歷史進步中不斷得到豐富,在災難中不斷得到升華,在弘揚中不斷得到培育,在培育中實現更高層次的發展。
在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的艱難歷程中,中國人民表現出的堅忍不拔、負重自強的民族品格,讓世界為之動容。去年震后,俄新社一篇文章說:“面臨災難,中國展現出堅韌與頑強,中國贏得了全世界的敬意和贊揚。”
進入21世紀的地球,并未因人類的進步和繁榮而避免來自自然或社會領域的重大災難。人類如何實現長久的生存與發展?從中華民族五千年輝煌而曲折的歷史中生長出來的抗震救災精神應具有重要啟示意義。(執筆:李柯勇;記者:譚浩、侯大偉、儲國強、宋常青)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臺灣新聞 兩岸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