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賓 永井隆裕 上海世博會大阪案例館館長 大阪世博會時就讀初一
本期嘉賓 大野美保子 上海世博會大阪案例館翻譯 大阪世博會時就讀小學五年級
本期嘉賓 田中克明 日本大阪府上海代表處所長 大阪世博會時就讀小學三年級
1970年的日本大阪世博會是一個傳奇:這是日本第一次舉辦世博會,也是世博會第一次在亞洲國家舉行。大阪世博會的游客人數也創下紀錄,參觀人次達到6421萬,最高單日客流更是超過83萬人次。同時,大阪世博會還是史上第一次實現盈利的世博會。
如今,在很多參觀過大阪世博會的日本人心中,40年前的那場盛會,對他們是一種震撼,甚至影響了他們的一生。
13次入園游遍展館,為了月亮石站了3小時
永井隆裕先生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大阪案例館的館長,40年前世博會第一次在日本大阪召開的時候,他才讀初一,卻是個世博達人,先后13次參觀世博園,游覽了所有展館。
“那時候還是小孩子,記憶力特別好,對什么都好奇。當時100多個展館我全部都進去看過。”回憶起當年的情景,永井隆裕先生眼睛仍然會睜得很大,像孩子一樣認真和好奇。
永井隆裕清楚地記得,自己先后進園區13次。而自己最喜歡的,就是月亮石。開幕之初,為了一睹月亮石的芳容,他愣是在美國館外站了3個小時。
1969年7月,美國宇宙飛船“阿波羅11號”成功抵達月球,帶著月亮石返回地球。這一舉世矚目的事件強化了宇宙空間探測對觀眾的巨大吸引力。在大阪世博會上,月亮石被放置在高聳的臺基上,眾多游客可以同時“瞻仰”。大阪世博會開幕之初,月亮石在美國館展示。兩個月后的1970年5月17日,月亮石被移至日本館展示。
永井隆裕先生還笑著談起自己的經驗:最后一兩個月人肯定很多,而且從外地趕來參觀的人一定多,一定不要最后一個月去參觀。
“每一代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會有時代的印記,我們那時候,就是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我們堅信祖國會越來越好,而且只會越來越好。”永井隆裕說。
看到外國人很驚奇,世博那年立志學外語
大野美保子女士是永井隆裕先生在大阪案例館的同事。40年前的大阪世博會,她還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在這之前,大阪的外國人并不多。但世博會上,亞洲的、歐洲的、非洲的甚至美洲各種膚色的人都能見到,這讓她頗為驚奇。那時候就在想,世界是怎樣的?怎樣去了解世界?
“交流”,那時候在大野美保子女士心里播下了種子。從那以后,她開始不斷學習外語,除英語外,她現在還是大阪館的中文翻譯。
采訪結束后,大野女士在發來的郵件中寫道:“永井館長和我都在中小學生的時候親自經歷世界博覽會,第一次接觸世界或者第一次向外國人打招呼,受到很大的刺激。我們都想,努力學習外國語,長大時一定去外國,和外國人進行交流。 現在我們都在上海世博會工作,這也是和小時候的感動有密切的關系。所以,我們希望小孩子在上海世博體驗很多的事情,親自創造精彩、難忘的回憶。”
而說起排隊時間長,大野女士笑著說,大阪世博會的時候他們排隊也動不動就一兩個小時,但是其實這也是一個機會:你完全可以趁著排隊的時候和前后的游客交流,甚至還可以和館長、工作人員多聊聊,這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
第一次看到外國產品,不覺得排隊時間長
日本大阪府上海代表處所長田中克明先生是土生土長的大阪人,1970年大阪召開世博會那年,他只有8歲,還在上小學三年級。回憶起40年前的情景,田中先生說,許多東西已經模糊,唯有那份純真的感動,仍然記憶猶新。
“當時我記得是七八月的樣子,我還穿著T恤,跟父母一起坐巴士或者地鐵,花1.5-2個小時去大阪世博園里參觀,總共去了四五回,但每回去總有不同的樂趣,總有無窮的新鮮感。”田中先生向我們回憶道,“雖然當年只有8歲,雖然當時也不明白世博會的具體含義,但只是看到那些五顏六色的宣傳海報,我就覺得非常光榮和驕傲。”
“當時印象最深刻的要數美國館展出的月亮石,許多人都是慕名前來的,可以說是排隊耗時最長的地方了。”田中先生說, “那時候大阪還設有面向小孩子的游樂設施,父母在排隊等候時,小孩子可以在旁邊的游樂設施玩耍,也充分利用了時間。”
不同于如今上海的開放程度,在1970年大阪舉辦世博會的時候,大多數日本人都沒有到國外去過。田中先生說,當時很多外國的日用品是第一次到大阪,而且只有進世博園后才能體驗到。
“我作為一名小學生能了解各國的風情,對這些初次體驗到的外國東西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田中先生回憶說, “當時真的很感動,但要說具體是哪種東西引起的,現在已經無法說清了,但就是那一剎那的感動,仍然記憶猶新。”(東方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