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就是這個味兒,這就是世博會的味道!從德國館走出,我產生了參觀世博會以來從未有過的興奮。
沒有理由不興奮。一進德國館,踏上自動步梯,進入隧道,開始浪漫而神秘的德國館之旅。光與影相互交融,形成一種美妙的體驗。
走進德國制造區域,撲面而來的是精致的創意,每一個細節都是精心設計。它不是簡單地用大屏幕給人以震撼,不是把展臺分給幾個公司各行其是,也不是靠文物古跡吸引觀眾眼球,而是靠設計來打動人。
是的,這是一個充滿創意的空間。在高至屋頂的大架上,陳列著眾多來自德國的日常生活用品和與眾不同的發明、設計作品。大廳的一切都處于運動中,傳輸帶在半空穿梭往來,滿載著90多件展品,LED燈、獨特的帶鬧鐘半導體、玩具拖拉機、自行車安全帽,還有德國的混凝土產品……
最后,便是德國館“鎮館之寶”——動力之源。這其實是一顆重達1.23噸、直徑3米、裝有40萬根發光二極管的金屬圓球。球內裝有感應裝置,隨著參觀者的掌聲和呼喊聲擺動、旋轉。和身邊的參觀者一道,我也放開嗓子喊叫,喊聲推動它旋轉,可謂球隨心動,科技的魅力盡在其中。這,才是真正世博會的意義之所在。
離開德國館,利用最后一段時間,我跑到最佳城市實踐區。一眼看到創意大廚房,心中一喜,想看看國人的創意能否和德國人一較高下,問過工作人員后大失所望,無他,那只是一個餐館而已。當然,在廚房技藝方面,中國人遠勝于德國,那個放味精都要用天平的國度,不是盛產廚師的地方。
創意大廚房旁邊是一座電廠改造而成的城市未來館,滿懷期待地進入,很快滿懷失望地走出。這里哪里是對未來的想象,分明是對當下的復制粘貼。在城市地球館、城市人文館參觀時,滿眼望去也都是對現實的描述,只是借助了現代化的聲光電等手段而已,缺乏讓人眼前一亮的創意。可以說,中國建設的展館在技術、工藝、數據方面占據先機,在建筑的宏大方面當仁不讓,但缺乏靈魂深處激發的創意,缺乏真正用創意打動人心之處。
這是因為,德國早已經進入“德國創造”的年代,而中國卻還在“中國制造”上徘徊。這就是差距。
一字之別,百年差距,從制造到創造,注定是一條漫長而艱辛的道路。制造,買來設備、圖紙,把工人安置在流水線前即可,而創造則需要一系列的準備,絕不是僅僅靠喊口號和政策鼓勵就可以做到。
要做到“中國創造”,需要有創造力的中國人,可我們當下的教育還是應試教育,從孩提時代起就扼殺著創造力,能過五關斬六將考上大學且保留自身原始的創造力者,少之又少。要做到“中國創造”,需要尊重有創造力的人才。在德國,對教授的崇拜發自內心,無論你是多么邋遢的老頭,遞上印有教授頭銜的名片,馬上便贏得尊重;在德國,技術熟練的老技工的收入,比大報記者、白領職員的收入要高,沒有“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的現象。我曾經在博世的工廠了解他們的設計流程,高校畢業的技術員和工人一道進行研究,互補短長,工人的意見得到切實的尊重。
對知識的尊重,對勞動的尊重,對創造力的尊重,乃是創造之源。在中國目前還做不到這一點,不得不承認,我們的社會風氣不乏對權力的膜拜和對財富的貪婪,“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對權力和資本的追求,遠遠超過對知識和勞動的認可和尊重。加之急功近利之風盛行,拼拼湊湊、抄襲仿造之風盛行,全方位扼殺著本來就匱乏的創造力。
誠然,中國的GDP超過了德國,中國的出口超過了德國,雄踞世界第一,但大家必須明白,廉價的嗚嗚祖啦和汽車的核心技術根本不是一個檔次,中國和德國之間從制造到創造的差距,還需要全方面的努力和上百年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