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世博園區猶如往常一樣,人流如織。但若能細心觀察一番,就不難發現此時的園區內除了熱鬧之外還洋溢著濃濃的世界杯氛圍。穿著各色足球隊服來觀博的人,這兩天正呈幾何式增長,就連“躲”在世博軸地下二層的世界杯特許商品銷售點,也開始面臨缺貨的煩惱。世博園里的“世界杯”,看來同樣打得火熱。
談及世界杯,不得不提到以足球作為第一運動的拉丁美洲。細觀巴西、阿根廷館后記者發現,足球,對于這些“足壇大佬”來說,意義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大得多。
桑巴舞出歡樂
“先了解足球,再了解巴西——萊戈。”
這樣一句看似有些片面絕對的話,時不時會浮現在巴西館中央展廳“立方體”的外側墻上,必須停下腳步,仰起脖子才能看到。
“立方體”,其實是一個由四塊超大全景屏幕組成的影像區。進入這里的游客,往往急不可待地舉起照相機或放下小板凳,很少會有人發現這四塊屏幕的背后,其實還滾動投映著很多巴西的“名人名言”。
“立方體”講述了四個巴西人的一天。從航空工程師到中西部種植大豆的農民,從巴西石油公司的工人到里約熱內盧的桑巴舞演員。四塊屏幕,時間相同,畫面卻截然沒有聯系,以至于看著看著會有顧此失彼的感覺,直到夜晚降臨,四個人下班后都來到了足球場觀看比賽,此時,畫面開始統一,名揚天下的“桑巴足球”成了唯一主題。
世界杯賽場上,巴西球員攻陷對方球門后圍成一圈扭桑巴以示慶祝的經典動作早已給全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實在巴西,桑巴和足球一樣,都是巴西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巴西人的任何聚會,壓軸節目總會是桑巴。匯集歐洲人、非洲黑人和當地印第安土著人特點的桑巴舞激情奔放,曼妙的舞姿時常讓人眼花繚亂,而當擅長跳桑巴舞的巴西人踢起足球,讓人嘆為觀止的“桑巴足球”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巴西館里,有一個180度的半圓形劇場,館里的工作人員喜歡把它喚作“歡樂池”。在“歡樂池”里,我們見到了巴西最常見的街頭足球。一條小馬路上,兩頭各放一堆衣服,孩子們邁著桑巴舞步左突右晃地在上面踢著足球,成千上萬的孩子就在這樣的街頭足球場上度過了他們的歡樂童年。
當然,足球運動的普及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巴西政府就專門設有群眾體育運動的專項資金,在里約熱內盧,每一個社區都建有正規的草地足球場。填海而建的波爾福戈體育中心盡管有著數十塊草皮,但每到周末,還是得提前預約才能如愿。
“‘歡樂池’其實就是想讓觀眾身臨其境地體驗巴西人的足球生活,了解日常生活中巴西人是如何踢球的。”
探戈孕育靈感
拉美足球中能讓人稱羨的,除了巴西,還有阿根廷。在那片神奇的大陸上,似乎總能孕育出叫做“天才”的人物,比如在本屆世界杯首次亮相中大放異彩的梅西和換上一身西裝的馬拉多納。
帶著崇拜的心境來到阿根廷館,戶外的大屏幕上,阿根廷國家足球隊的經典比賽正被反復播放。可真正踏入館內,眼前卻沒有出現想象中的那些布置,除了一個碩大的圓形投影映到地面,畫面里,潘帕斯草原的景色美不勝收。此時,一對俊男美女盛裝亮相,燈光暗下,探戈登場。
有人把阿根廷的探戈稱作“腿的戰爭”,真是一點都沒錯。只見臺上舞者身體緊貼,四條腿快速地絞纏、翻飛、旋轉、交錯、踏踢,看得甚至讓人有些多余地擔心兩個人的腿會不會“打架”。這時候,舞者腳下的畫面,也已由草原美景變成了足球對抗。一邊是優雅的舞步,一邊是嫻熟的過人,球員們過硬的腿功,一下子就找到了出處。
阿根廷展區總代表馬丁告訴記者,在阿根廷,不論在首都,還是內地,都有相當數量的兒童足球俱樂部和足球學校,對5歲至13歲的兒童進行培養和訓練,著名球星馬拉多納曾經待過的“小蔥頭隊”,如今依舊十分活躍。
成立于1979年2月的阿根廷兒童足球聯盟擁有94個會員俱樂部,在每個俱樂部學習踢球的孩子少則六七個人,多則上百人、該聯盟的主要任務就是組織俱樂部之間的兒童足球比賽。比賽采用循環制,競賽規則嚴格,為的是讓孩子們從小品嘗到優勝劣汰的滋味。這,或許也是阿根廷天才球員輩出的一個重要原因。
馬丁知道,中國人對于阿根廷的喜愛可能大多來自于足球,因此身為總代表的他也在努力把阿根廷的“天才”邀來世博園:“馬拉多納?梅西?只要有合適的贊助商,一切就皆有可能。” 本報記者 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