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廈門市—贛州市加強海西建設促進區域合作座談會暨簽約儀式在贛州市舉行。(林世澤 攝)
這是一個振奮人心的秋天,支持海峽西岸經濟發展首次寫入黨的十七大報告,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提供了新的重大歷史機遇。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懷著加快推進海西建設的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昨日,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何立峰為團長的廈門市黨政代表團一行前往江西贛州,宣傳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戰略,推進兩地經濟合作。雙方表示,要抓住中央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和支持海峽西岸經濟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堅持優勢互補,加強交流合作,促進共同發展,實現互利雙贏。
兩市舉行了加強海西建設促進區域合作座談會,廈門市委副書記、市長劉賜貴和贛州市委副書記、市長蔡曉明分別介紹了兩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福建省發改委副主任鄭勇簡要介紹“海西”戰略的重要意義和主要內容。兩市領導就加強海西建設,促進兩地合作的有關問題進行了座談交流,劉賜貴、蔡曉明代表兩市簽訂了《關于加強“海西”建設,進一步推進區域合作的協議書》。
何立峰在會上介紹了此行的目的,簡要闡述中央支持海峽西岸經濟發展的深刻內涵和重大意義。他說,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明確提出支持海峽西岸經濟發展,不僅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而且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對于加快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和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重大的歷史機遇,也為贛州參與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充分利用廈門經濟特區的開放優勢、對臺優勢、產業優勢、港口優勢,加快推進贛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和平臺。隨著福建和江西之間的交通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和交流交往日趨頻繁,適時加快推進兩市經濟交流合作不僅十分重要,而且是完全可能的。加強雙方經濟交流合作也是兩市適應當前經濟形勢,加快自身發展的內在需要。
何立峰就推進兩市經濟交流合作提出了六點意見。一是共同打造投資貿易平臺。充分利用在廈門舉辦的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海西論壇、臺交會等平臺,促進兩地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二是加強產業合作。贛州具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素有“世界鎢都”和“稀土王國”之稱,已形成了冶金、建材等產業集群,廈門要在這些方面加強與贛州的合作。贛州也可以抓住沿海地區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有利時機,加強招商引資活動,推動贛州經濟的快速發展。三是加強港口合作。廈門具有良好的港口優勢和通關環境,希望贛州充分利用這一條件,拓展便捷、安全、低廉的運輸通道,擴大海鐵聯運業務,大力發展物流業和對外貿易。四是加強對臺交流合作。廈門是大陸加強對臺交流合作的前沿平臺,在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歷史進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贛州也具有開展對臺工作的重要資源,今后,贛州可以借助廈金航線便捷的通道,進一步加強與臺灣各方面的交流合作。五是加強區域旅游合作。廈門、贛州都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雙方合作的潛力巨大,希望兩市能加強旅游業的聯動對接,聯合推介精品旅游線路,加強旅行社、賓館接待、導游服務等方面的合作,進一步做大兩市的旅游產業。六是加強勞動力技能培訓合作。贛州擁有豐富的農村富余勞動力,廈門具有較強的技術培訓優勢,希望兩地加強勞動力技術培訓合作,實現雙方在勞動就業上的“無縫對接”。
何立峰相信,通過這次座談交流、簽訂合作協議書,兩市交流合作必將進一步深入開展,必將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將取得更大成效。
江西省委常委、贛州市委書記潘逸陽說,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為贛州的發展帶來了良好機遇;此次贛州與廈門簽訂協議,是兩市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的一項重要舉措,今后,希望兩市像“走親戚”一樣,越走越親。他說,作為我國最早設立的經濟特區之一,廈門在改革開放中進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實踐,積累了寶貴經驗,特別是近年來廈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又好又快推進新一輪跨越式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相信通過這次交流合作,兩市將進一步實現優勢互補,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廈門市黨政代表團在贛州期間,考察了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昭日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和華堅國際鞋城等企業。
廈門市領導陳修茂、黃杰成、徐模、詹滄洲、楊金興、潘世建、葉重耕,贛州市領導潘玉蘭、王昭悠、賴聯明、駱炳峰、萬明、胡海、王太鈞等也參加了考察和座談。(特派記者 黃圣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