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3月11日),全國政協常委、最高法副院長萬鄂湘在接受中國之聲《做客中央臺》的采訪時透露,自己經常上網,關注涉及司法方面的新聞,并稱互聯網也是一種民意。
■關鍵詞·網絡監督
上班頭件事上網看司法新聞
互聯網也就是一種民意。我感覺到網民如果不注重司法、不關心司法,那才是一場災難。如果網民參與這些東西,他們發表一種意見,不是我們說的這種非常隨意的,是一種非常冷靜的,一種有分析、有說服力的東西,都會受到我們的關注。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提出,要認真聽取媒體和網民意見,不斷改進工作。萬鄂湘表示,自己也經常上網,“基本上7點前我就到了辦公室,第一件事就是瀏覽各大新聞網站當中涉及到司法的部分,特別是有一些博客當中涉及到某些具體的案件,還有對于我們的一些司法解釋提出的質疑,一些重大的新聞事件當中涉及到的司法部分的這些東西,我覺得都要關注。”
萬鄂湘認為,最高法制定規則是便于新聞從業者和網民對社會事件發表看法,對司法和立法都有幫助。如果網民參與,發表非常冷靜的,有分析、有說服力的意見,都會受到最高法的關注。一些比較好的網民意見還會被最高法的簡報摘錄,所有最高法領導桌上都有一份這樣的簡報摘錄,每天都要看。
■關鍵詞·案件激增
法院案件數平均增幅近10%
去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導致了我們很多企業合同履行率降低,打個比喻,就像高速公路,在運行很通暢的時候,車輛你也顧不上找我,我也找不到你,運行的效率很高;一個急剎車,碰撞就產生了,合同也一樣,履行率就降低了。
萬鄂湘說,全國法院案件的數量,這幾年平均是以近10%的速度在增長,其中最高法去年和前年相比,增長了26%。
對于案件激增的原因,萬鄂湘解釋說,這一方面與金融危機有關,很多企業的合同履行率降低。另外一個背景與兩個重要的法律出臺有關。從《勞動合同法》來說,勞動爭議案件在有些地方,特別是在廣東,像東莞地區,上升率是100%,有的法官一年要審理500多起案件。而《民事訴訟法》修改后,再審案件中院終審的要上提一級,到高級法院去申請再審,現在很多案件是高級法院終審以后,就直接到了最高法院。
■應對難點
立案難 不準法院擅增受理條件
談到社會上關注度較高的政府信息公開問題,萬鄂湘說,在受理這些案件時,一些地方法院感覺把握不準,擔心因此跟地方政府的關系弄僵;另一方面,這類案件到底該如何審理,還未出臺具體的指導意見。
萬鄂湘認為,出現這種情況跟《國家保密法》的修改有關,哪些信息應該公開,哪些信息不該公開,如果在大的法律方面沒有前提指引,做司法解釋也存在困難。
萬鄂湘表示,最高法注意到,一些地方法院增加了行政訴訟案件的受理條件,抬高了門檻,有一些還限制受案范圍。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最高法去年出臺了關于行政訴訟案件受理的指導意見,不準隨便增加受理條件,也不準隨便縮小受理范圍。
執行難 設督導組巡查清理積案
針對執行難問題,萬鄂湘說,2007年最高法清查出有30萬件案件是有財產可以執行但沒有得到執行的。這些被執行人有一定的背景,比較多的就是受到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的干擾。
萬鄂湘說,對于被執行人,法院會強迫其報告財產,如果不說,可以懸賞。如果是企業法人則進行強制審計。去年最高法會同相關部門組成督導組巡回檢查,難度大的進行掛牌督辦,清理了30多萬件積案。新形成的執行方式是黨委協調,各部門聯動,讓賴賬人無處遁形。法院主辦,有關部門聯動,銀行、工商、邊檢、稅務參與,比如被執行人想賴賬,邊檢就不讓其出國;想貸款,在銀行的信用記錄降級。(記者 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