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9日電(記者錢春弦)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馮培德9日在此間表示,以直升機為主要裝備的航空應急救援能力在處置各種突發事件過程中具有獨特的優勢。大力發展我國航空應急救援能力,有利于提高我國總體應急救援水平,也有利于航空產業的調整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他說,我國國土面積遼闊、人口眾多,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多、損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此外,我國事故災難、公共衛生、社會安全等突發事件亦時有發生。大力發展我國航空應急救援能力,有利于提高我國總體應急救援水平,同時可加快航空產業發展,改善經濟結構,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內需,造福人民,是一項建設和諧社會、安國利民的重大戰略舉措。目前,我國用于應急救援的直升機數量缺口大,結構問題突出。到2008年底,全國只有294架軍民用直升機可用于應急救援,平均每10萬平方公里約為3架,是主要西方國家平均水平的1/25。
馮培德介紹,經過50余年的發展,我國直升機產業已經走上了自行研制、自主保障的發展道路。目前,已經擁有直8、直9、直11三個系列多種型號中型和輕型直升機產品,正在研制13噸級、7噸級、新兩噸級和超輕型民用直升機,基本形成了從1噸到13噸系列化產品的格局。我國直升機行業在機載救援裝備、探測系統的研制方面已達到較高的水平;在直升機售后服務、維修等工作上也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完全可以滿足應急救援的需要。我國航空工業還在直升機運營方面有成功的實踐,在救災救援、消防滅火等實戰中發揮了突出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他說,目前我國用于應急救援的直升機大部分從國外進口,其采購、維護綜合成本高,機型種類和保障制約條件多,對外依賴程度大,直接影響了航空應急救援裝備的適用性和戰斗力。自主保障性對航空應急救援體系的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以國產直升機裝備為主體建立航空應急救援體系,不僅能以最經濟、最可靠的途徑實現上述目標,還可以得到更好的現場保障、技術支持和后勤服務,提高任務出勤率,更有利于應付大的突發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