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在海地首都太子港,被地震震塌的建筑物的廢墟隨處可見。1月12日,海地發生里氏7.3級地震,造成巨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太子港街頭處處可見被地震震塌的建筑物的廢墟。新華社發(烏巴爾多·岡薩雷斯攝)
新華網太子港1月21日電 新華社記者邢廣利 袁滿 邱俊松
21日,海地地震已過去9天。在重災區首都太子港,各國救援隊在不放棄希望繼續搜索幸存者的同時,工作重點開始向醫療救護和心理疏導轉移。海地政府和國際組織等盡力加快救援物資的運送和發放,但在交通和治安條件局限下,發放情況仍然遠遠達不到理想狀況。備受傷痛和饑餓折磨的海地災民仍在翹首期盼醫療和物資援助。
交通、通訊仍然糟糕
21日,太子港的通訊仍然不暢。當地人互相可以打手機,但可能打七八次才能通一次。國際通訊仍未恢復,記者無法撥通或接聽中國國內電話,但可以收到短信,不過總是要延遲一兩個小時。
當地電力供應仍未恢復,只有自家有發電設備的富人才能用上電。海地政府和國際救援機構在各處設立了取水點,每天有送水車到災民聚居區送水,飲用水方面基本已沒有問題。自來水方面,由于海地是拉美最貧窮落后的國家之一,即使在災前也只有約20%的居民家庭能使用自來水,地震后自來水供應中斷,至今沒有恢復。
太子港的交通情況近日不僅沒有改善,還有變差的趨勢。太子港的街道本來就很窄,大多是雙向各有一條車道的道路。近兩天,由于越來越多的國際救援人員和物資進入城里,給這個基礎設施落后的城市造成了很大交通壓力,幾乎所有街道都堵成了長龍。這嚴重影響了外部提供救援的速度。
不過與交通擁堵相比,海地人遵守交通規則的高度自覺性更加令記者印象深刻。太子港街頭的紅綠燈是依靠太陽能提供能量的,震后仍然在正常工作。雖然街道擁堵嚴重,但當地車輛都嚴格遵守紅綠燈指令,而且對國際救援車輛主動讓行。每輛車都在自己的車道里規矩地行駛,看不到左插右竄搶行加塞兒的。即使旁邊的對面方向車道是空的,也沒有人暫時“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