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馬斯·海貝勒(Thomas Heberer)
現任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曾任德中友協主席,主要從事當代中國和東亞其他國家的政治、社會與文化研究。2002年,托馬斯從德國募集資金約人民幣125萬元,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建立了一所希望小學。他本人還曾于2006年在北京石景山魯谷社區當過“洋義工”。曾發表“關于中國模式若干問題的研究”等論文和《涼山彝族企業家:社會和制度變遷的承載者》等著作。拉薩“3·14”打砸搶燒事件發生后,他曾于4月16日在德國《日報》上發表評論文章抨擊西方媒體的不實報道。
在一些德國人看來,中國崛起就意味著德國衰落,他們的擔憂被媒體的負面報道強化,而德國政府對這種輿論態勢又缺乏引導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班瑋發自柏林 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妖魔化”中國在西方已成了一種“時尚”。拉薩“3·14”打砸搶燒事件發生后,包括德國在內的一些西方國家媒體出現了大量失實和歪曲性報道,輿論幾乎一邊倒地指責中國。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怎么才能以理性代替歇斯底里?本報記者就此采訪了德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政治學和東亞學教授托馬斯·海貝勒。
西方媒體愛炒“有價值”的話題
《國際先驅導報》:西方對中國的認知與實際情況總是存在巨大偏差。以前中國不太開放,還可以說是西方得不到很多有關中國的信息。但現在都是因特網時代了,想了解中國,到處都是信息源。為什么還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海貝勒:我曾多次訪問藏區,包括西藏自治區以及青海、四川、云南和甘肅等地的藏區。達賴喇嘛聲稱西藏存在“文化大屠殺”的說法我認為是錯誤的,我認為它是在火上澆油。但絕大多數德國人乃至歐洲人對中國和西藏所知甚少,從因特網上獲得準確信息也很困難,因為網上什么觀點都有。很多德國人對我說,他們無法判斷有關中國的信息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本來就不了解中國,當然也就談不上客觀評判,于是大家便去相信當地媒體的報道了。西方媒體一般總是要去炒作那些“最有利用價值”的話題。
“炮轟中國”緣于中國崛起
《國際先驅導報》:說到利用,西藏事件發生后,西方歇斯底里的反應讓中國人傷透了心。不少人傾向于相信“陰謀論”,認為西方人根本就不愿意看到中國取得成功,一些西方國家政界提出的“價值觀外交”只是一個漂亮的借口,實際上是想削弱甚至遏制中國。您怎么看?
海貝勒:首先,人們不應該將“西方”視作一個看法一致的整體。在西藏問題上,只有一小部分人支持西藏“獨立”。大多數人對西藏一無所知,因而得出了錯誤的判斷。少數一些人失去理智,不愿意去了解真相,而去支持“藏獨”。我想強調的是西方人的想法并不是一致的。
陰謀我想是沒有的,有的是英語中所說的“China Bashing”(炮轟中國)。上世紀90年代末以后,由于中國經濟實力迅速增長,一些人認為中國可能會成為經濟威脅,尤其是媒體愛傳播這種觀點,登峰造極之作就是一名德國駐中國記者在其一本書中所說的“中國崛起就意味著德國衰落”。這種我認為不負責任的論點,后來又傳到了政界。2007年10月德國基民盟/基社盟議會黨團通過的“亞洲戰略”文件又明確提出,不能讓亞洲的崛起(指的是中國)導致德國衰落。這一文件還談到德國外交的價值觀取向,稱國家間伙伴關系的長期發展“只能是以共同的價值觀和信念為基礎”。文件還稱,亞洲(指的還是中國)已成為德國的戰略挑戰和機遇,對此德國必須堅持自己的價值觀。
媒體負面報道誤導民眾
海貝勒:在此我還想強調,德國很多人并不贊同默克爾女士會見達賴喇嘛的做法,也并不贊同基民盟/基社盟議會黨團的“亞洲戰略”文件。不僅德國外交部和經濟合作部等許多政府部門不贊成,接近各政黨的基金會也是如此。今年3月我在一個接近基社盟的基金會作過報告,我認為,如果推行“價值觀取向的”的外交政策也就不存在什么中歐之間的戰略伙伴關系了,這樣什么問題都解決不了。與會者幾乎一致贊同我提出的意見。德國大部分民眾其實也是這么認為的。 總之,我認為不存在陰謀,而是各種不利的情況湊在一起了。這包括90年代末以來媒體對中國描述的惡化、很多人對德國企業可能大量外遷尤其是向中國轉移的焦慮(很多德國人并不知道不斷增長的對華貿易實際上為德國創造了許多新的就業崗位)、對德國產品被仿造的擔心以及對中國主宰世界的害怕。部分德國民眾的這些擔憂又被媒體的負面報道強化了,而德國政府對現在的這種輿論態勢又缺乏引導。
現實和想像完全不是一回事
《國際先驅導報》:您怎么評價中國的迅速發展,會像西方想像的那樣出現與西方發生制度性對抗嗎?海貝勒:我首次去中國是1975年。1977年至1981年還曾作為《北京周報》的專家在中國生活和工作過。那時中國還很貧窮。記得當時買不到什么東西。連我們這些享受優待的外國專家,每周也只能定量分到兩瓶啤酒。那些中國同事當時是不能進外國專家住的友誼賓館的。這是如今的中國和外國年輕人根本無法想像的。
改革開放以后中國蒸蒸日上。由于1981年后我每年都在中國不同地區做長時間的調查研究,我能深深地體會到中國發生的巨變。德國乃至歐洲應該始終支持中國進行這場富有成效的變革。
我不認為會出現中西對抗的局面。中國對國際社會來說太重要了。而且全球問題的解決也離不開中國。人們會逐步認識到,中國的現實和那些從未去過中國的人的主觀想像完全不是一回事。當然為此需要做很多解釋工作。
面對面的交流非常重要
《國際先驅導報》:您對中西方增進了解有何建議?
海貝勒:我認為擴大雙方人員的直接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德國的很多中國留學生往往“自成一體”,與德國人交流不多。于是我在杜伊斯堡向中國學生建議舉辦一個與德方重要人士的交流會,會上大家可以各抒己見,互相了解。但學生們并沒有給予回應。在一次教學活動上,我安排中國本科生和博士生與德國本科生和博士生互相辯論。雙方很快發現彼此對對方的想法都存在誤解,可見這種面對面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雙方都需要得到有關對方社會發展和人們所思所想的更多信息。在德國,我們這些學者必須想辦法讓當地記者更多地參加有關中國的信息交流活動,以改變他們腦中對中國的成見。在中國,人們也應思考一下如何有區別地報道“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