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吳三桂,稍有歷史常識的市民都知道他“沖冠一怒為紅顏,引清入關,導致明朝亡國”,卻不知道他是個“勇冠三軍、孝聞九邊”的軍中虎將。在儀征陳集雙圩村,世外桃源般地聚居著300多位吳氏后人,近日,“三讓堂”族譜的修訂,代代相傳揭開了一段塵封已久的歷史。
吳氏“三讓堂”家譜現身
春節前后,儀征陳集鎮雙圩村的吳氏家族舉行堂會,第24次修訂“三讓堂”家譜。
吳巷組84歲的吳世林老人是全村吳氏家族的長者,以往不善言談的他在家譜修訂時經過努力回憶終開金口,60年前聽其祖父吳永福講,家譜最早記載的“朝”字輩前還有兩代人,即“三”、“國”字輩。
揚州吳氏家庭龐大,在雙圩村的吳巷、吳莊、東莊組上百戶300多人,幾乎全姓吳。以往村民總是聽上輩人說該家族是吳三桂后代子孫,但家譜最早斷代記載的卻是吳姓“朝”字輩。經過吳世林老人的回憶補充,與吳三桂當時的“三”字輩進行了銜接,形成了一條完整的吳氏排輩延伸鏈。
昨日中午,精神矍鑠的吳世林老人告訴記者,他們的確是吳三桂的后人,60年前他看過吳氏家族的老家譜,封面即吳三桂的出征圖,騎高大白馬持丈二銀槍,威風凜凜的神態至今記憶猶新,首頁的吳大將軍列第一代。該家譜在上個世紀文化大革命期間未能幸免,現在沿襲下來的家譜是從1984年開始修訂的,“朝、忠、學、正、大……”30個字輩排行和諸多家訓系列從老家譜中手抄而來,與吳三桂銜接的兩代排輩遺失。
千言家訓警示后人“耕讀傳家”
從吳世林老人的家出來,記者來到了吳世友家。吳世友是吳世林的堂弟,亦是吳三桂的第九代后人。71歲的吳世友早年曾任過教員,對吳氏家族史有著較深研究,以前居住過的祖屋曾為吳三桂第四代后人吳學來在吳巷的最早住所。
在村中的一塊青菜地前吳世友駐足,告訴記者這里就是吳氏最早在吳巷的居住地,20年前由于拆遷改造,在祖屋地基下,他曾經挖出過滿滿三陶罐的白銀。
吳世友說,堂兄吳世林的回憶補充,將吳氏排輩補充到了32個字。從吳三桂到現在最小的吳仁兵,已排至了第13代,時間跨越了396年。在最新修訂的“三讓堂”家譜中,記者看到了沿襲百年記錄的“耕讀傳家”千言家訓,包括“家庭教育、耕讀傳世、修心進德、積德興家”等內容,雖經多次修訂補充,但家訓中“勤學愛勞,營運求生”、“存德無患,積惡遭橫禍”等內容,“為官不貪,烏紗長久;為官受賄,全家受罪”等言語至今仍有警示意義。
主持家譜修定的吳氏家族會長吳慶云也向記者表示,從1984年開始,吳氏家譜年年修訂,一方面記錄添丁進口,一方面修改家訓,家譜每家一份,一定程度上可指導家族發展,對于那些好逸惡勞的后人有很強的警示作用。
順治加封吳三桂“三讓堂”堂名
記者在家譜中看到,確認他們為吳三桂后人,除了字輩排序外,還有詳細的家史文字記載。那就是史書中未有記載的“三讓堂”由來。
公元1644年,大明崇禎十七年、大清順治元年、大順永昌元年;在這一年,中國發生了許多令人震驚的大事,崇禎皇帝死了,北京城丟了;吳三桂降了,山海關破了;李自成逃了,北京紫禁城燒了;順治皇帝進京了,中國結束了大明朝276年的統治,開啟了大清朝268年的基業。
據吳氏族譜記載,當時順治皇帝召見吳三桂,扣壓其長子作為人質,要吳三桂入朝為官,據說順治三次借口外出,要吳三桂代理朝政,吳三桂寫“萬歲”二字供于皇帝龍座上,和文武大臣一起跪拜。順治認為吳三桂并無篡位野心,遂加封吳三桂“三讓堂”堂名。
吳氏是個龐大的族群。據傳先前姬昌有一百多個兒子分居全國各地,有姓吳的、姓周的,周吳本是一家。姓吳的分居各地各立堂會,大的堂會有三讓堂、三堯堂、半部堂、白得堂和方略堂等。
后人希望客觀評價吳三桂
吳世友告訴記者,歷史上吳三桂是位極具爭議的兩面人物,一般對他們的評價都是反面的。但是站在現今的立場上,我們無法深入到歷史人物的內心深處,對吳三桂的評價還是不要蓋棺定論,忠奸往往就在一線之間,一念之差。
幾年間,吳世友曾經收集過族人對吳三桂的傳說,加之真實的史書記載,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祖籍高郵的吳三桂(1612年—1678年),生于遼東,武舉出生,襲父職,官至遼東總兵,并獲封平西王,明末時駐防三海關;在崇禎年間,面對滿族的強大壓力,吳三桂對于明王朝而言可謂安危系于一身。實際上他在降清之前,也一直兢兢業業,力保北京的北大門不失。史載吳三桂部“膽勇倍奮,士氣益鼓”,是明末最后一支有戰力的鐵騎部隊。
吳氏后人解說三大懸疑
吳氏后人為什么會來到陳集?
作為歷史上的傳奇人物之一,吳三桂在明末清初風云一時。后人對其評價多是毀譽參半,很難勾勒出他真實的性格。
吳氏后人又是如何來到儀征陳集的呢?吳世友給記者講述了一個“家族版”的《吳氏后人回揚記》。
吳世友說,吳三桂的結局是一個悲劇?滴踉辏1662),清廷冊封吳三桂為平西王,兼轄貴州省,永鎮云貴。與鎮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鎮守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相呼應,成為擁兵自重的三藩,當時康熙擔心政權旁落漢人之手,1673年下令“削藩”。吳三桂聞訊后發布檄文,與尚之信、耿精忠等以反清復明為號召起兵反清,1678年吳三桂稱帝,國號大周,建元昭武。同年秋在長沙病死。清廷調重兵全力鎮壓叛亂,逐漸扭轉了戰局,大肆屠殺吳三桂子孫后代,包括襁褓中的嬰兒,部分吳氏后人隱姓埋名,悄然潛回祖籍揚州高郵。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黃淮水漲,泗州一帶連降70多天暴雨,泗州城被淹。吳氏第四代“學字輩”的吳學來收拾細軟來到了揚州西北的儀征陳集現吳巷所在地,開始耕讀繁衍。
引清入關并非“沖冠一怒為紅顏”?
說起吳三桂,當然不能不說陳圓圓,還是以吳梅村那首《圓圓曲》開始,其中有語:“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不少人因此認為,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是因為李自成的部下把陳圓圓掠走,吳三桂出于憤怒,所以在從山海關回京時調頭與清廷勾結,引清兵入關。記者昨在采訪時發現,吳氏族人并不同意這種說法。
吳世友告訴記者,據史書記載,明天啟末年吳三桂曾帶20余名家丁救其父于四萬滿洲人之中,孝勇之舉遍聞天下。李自成攻陷北京,不僅其部下強霸其妻陳圓圓,同時還將其父囚禁,百般折磨要挾其降。吳三桂面臨三條路可走,一是投降李自成,二是降清,三是做明朝的忠烈之士,既不降李,也不降清,打著明朝的旗號繼續固守山海關。很顯然第三條是一條必死之路,而且除了會給吳留下一個忠臣的名聲外,對于駐守山海關的十幾萬將士將會是一個災難,他只有選擇其二。所以他認為,所謂“沖冠一怒為紅顏”,只不過是文人附會的書生之見。實際上吳三桂的選擇是對的,如果李自成成了正統,不過是繼承了明王朝的衣缽,難免不腐化墮落,最多不過推遲清軍入關的時間而已。
陳圓圓并未自盡而是逃往廣西?
諸多的悲劇與無奈造就了吳三桂色彩鮮明、復雜多變的人生性格:既有“沖冠一怒為紅顏”的真情實感;又有愛江山甚于愛美人的殘暴與貪婪。在他的人生中,陳圓圓是一個重要的角色。
陳圓圓是何許人?吳世友分析,據他以前查訪多種資料了解到,曾為“秦淮八艷”之首的陳圓圓是揚州人氏,由揚州籍、明崇禎皇帝的田貴妃引至宮中,被吳三桂看中,“寶劍酬知己,紅粉贈佳人”,后被田貴妃許吳為妻,但是當時清軍虎視眈眈,吳三桂肩負保衛邊疆的重任,新婚燕爾之后,吳踏上征程,陳圓圓留守家中。李自成進京后部下霸占了陳圓圓,后又被吳三桂舉兵奪回,吳三桂圖謀叛亂。陳圓圓有所察覺,但自感力不能禁,就以年邁為由請求為女道士,得到吳三桂允許。于是她便在暮鼓晨鐘中度殘生,在吳三桂失敗后她投水自盡。
吳世友認為,這種說法缺少有力的證據,不能令人信服。倒是有另一種說法,吳三桂反清兵敗,陳圓圓曾與部分吳氏后人逃往了廣西,因為吳世友曾從一份資料上看過,在廣西也有一部分吳氏“三讓堂”后人。 (來源:揚州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