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小興洲行宮
河北小興洲是長城古北外第一重鎮,是遼東、內蒙南下北京的交通要沖,因而成為我國北方歷次移民的重要集散地,特別是明朝洪武、永樂年間,由關外各地向北平及河北一帶移民的集散地。相傳,元朝末年,明軍北上擊潰元軍主力,元殘余勢力逃往漠北,但仍有一定的軍事實力。明朝建立后,為防止蒙古人入侵,就在長城以外,東起遼東,西至山西北部和內蒙古西部的廣大地區屯兵,并多次從燕山以北地區向北平一帶移民,發展生活,充實邊防。永樂皇帝登基后,又抽調長城以北各衛所15萬將士在北京附近屯守,同時組織大規模的強制性移民,安置在北平周圍和河北各州縣。這些移民主要來自河北北部、內蒙古、遼東、山東等地,總人數達十萬人之多。
興洲位于灤平縣城北偏東十公里處,地處興洲河西岸。春秋時為東胡地,戰國時為燕國地。秦屬漁陽郡。西漢為漁陽郡白檀縣,北魏屬安州廣陽郡廣興縣,西境為御夷鎮地;后并入厙莫奚。隋唐因之,屬饒樂都督府轄。遼為中京道北安州興化縣地,西境為奚王府地。金為北京路興州興化縣、宜興縣地。據《欽定熱河志》載:“宜興故城,在灤平縣(今承德市灤河鎮治所)西北七十五里,金初,為興化縣白檀鎮,泰和三年(1203年)置宜興縣屬興州。元初因之,致和元年升為宜興州,以舊有興州,故俗稱此為小興州。”由此可知,金、元時所說的小興州,即今日的興洲。“州”字演化為“洲”字。
據介紹,興州古城占地面積139830平方米。 地處交通要沖,是金代的軍事重鎮。城址為長方形,城墻夯筑,北城墻東西兩端建有翼墻,具有明顯的防御功能。城內曾出土大量磚、瓦等建材和生活用品。
進入興州古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四座廢棄的門廊柱基一字排開,并列于門前,上面粗糙的刻有龍鱗、水紋和荷花模樣的紋理,中有凹槽,據說是安插門柱所用。進入大門,是一塊刻有“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興州行宮”字樣的石碑。
(來源:中原姓氏尋根網)
編輯:齊曉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