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美國“新政”
這是歷史上最大一次政府干預股市行為。1929年,美國爆發大規模經濟危機。當時“市場不干預主義”占壟斷地位,美聯儲面對股災袖手旁觀,造成了股市崩潰和大蕭條。羅斯福上臺后,實施“新政”,著手建立一整套以法律為基礎的監管構架。這些措施包括政府直接注資、提供銀行擔保、降息等,開辟了政府干預市場的新路。
1987年10月的股災
1987年10月19日,道瓊斯指數一天內重挫508.32點,跌幅達22.6%,引發了全球性股災。次日,白宮發表聲明表示國家經濟運行狀態良好,以鼓舞信心。時任美聯儲主席的格林斯潘指揮美聯儲購買大量國債,又讓聯邦基金利率在一天內下降0.75個百分點。政府支持一些大公司收購其他企業的股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投資者的信心,最終1987年股災沒有造成美國經濟衰退。
2001年納斯達克泡沫
2001年,美國的互聯網泡沫破滅,納斯達克指數從5000點狂跌至2000點。對此,美聯儲采取了持續的擴張性政策,在有效救助股市的同時,也導致了消費和借貸過快增長,從而造成了房產市場的泡沫。不少經濟學家認為,當時的擴張政策為如今的次貸危機埋下了伏筆。
2007年次貸危機
2007年3月爆發的次貸危機,一直呈現蔓延并深化的趨勢。對此,美國國內各方紛紛出招,救市措施頻發,但其效果還需要觀察。
本輪救市彰顯“新政”手法
此次次貸危機爆發后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多少與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危機類似:問題都出現在資金沒有監管,或監管不到位。對于政府頻繁的干預行動,《新聞周刊》發出疑問,金融危機是否引起政府與華爾街共生關系的重構?這種重構在“羅斯福新政”時代發生過,當時政府采取了直接注資、提供銀行擔保、降息等。而這次政府的援手,更像1933年“大蕭條”時代的處理手法。
該周刊指出,做出以上的判斷,并非單純因為CNN在不斷地播放當年民眾在破產銀行門前排長龍的鏡頭;更重要的是,75年前的那場經濟大危機,在經歷了兩屆親商界的共和黨總統執政后,華爾街最后只有自己吞下了過度貪婪、過分自信與機制缺陷的惡果,教訓實在深刻。當然,今昔危機的起因是有所不同的:昔日是股市暴跌引發,如今則是次貸引發。但危機蔓延的后果,無疑都是侵蝕到了整個金融體系。
面對信心的崩潰,美國聯邦政府才選擇了以史無前例的方式介入。1933年時的“羅斯福新政”,留下了很多具有標桿意義的里程碑,完善的金融基礎體系被證明是很重要的。1933年的《銀行法》創立了聯邦儲蓄保險公司,迫使很多銀行必須遵循其規則。1934年的《證券交易法》引進了對全國證券交易的監管體系。此后的10年中,“房利美”這個抵押貸款協會的創立,復蘇了休眠的抵押市場。紐約大學歷史學家理查德·薩拉說:“這完全就是金融系統的大規模重組。”
盡管“羅斯福新政”遭遇了來自金融部門的反對,但的確對化解危機發揮了作用。這種帶有中途攔截、強化監管、提供擔保與制定規則于一體的“混合”措施,都被證明是持久有效的。美聯儲現任主席伯南克顯然熟稔美國政府在歷次經濟危機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其《大蕭條》(伯南克進入政界前的一部深入剖析、并備受學術界稱道的學術著作)中,伯南克提到:“唯有1933年~1935年對金融系統修復的‘新政’,才推動了美國經濟緩慢地從大蕭條的陰影中走出來。”
當然,面對如今政府拯救“房利美”與“房地美”的行為,也存有爭議。一些經濟學家就認為,兩大房商以其重要性“綁架了”美國政府,迫使政府最終拿納稅人的錢為兩個機構不負責任的市場行為埋單,這是一種違背市場經濟規律的“準國有化”行為。(毛玉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