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28日電 題:實現新跨越 再攀新高峰——寫在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成功之際
新華社評論員
金秋時節,奮進在偉大復興征程上的中華民族再奏凱歌。在成功舉辦了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后,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又獲得圓滿成功,中國人的足跡第一次印在了茫茫太空。
神舟七號飛天成功,標志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取得突破性進展。這一偉大壯舉再次向世人昭示,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有志氣、有信心、有能力不斷創造出非凡的業績,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作出重要的貢獻。
飛天夢想,千年夙愿。從1999年神舟一號初樣產品上天到神舟二號各種技術狀態與真正載人時一樣,從神舟三號裝載形體假人升空到神舟四號載人航天所涉及的各系統全面啟動,從神舟五號“一人一天”、神舟六號“兩人多天”航天飛行到神舟七號航天員出艙活動,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在短短9年間實現了7次重大突破。這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又一偉大成就,是中國人民自強不息、自主創新的又一輝煌篇章,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的又一壯麗凱歌。
科技事業是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騰飛的基石。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廣大科技人員的不懈努力下,我國科技事業在一系列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為推動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制定的一系列方針政策、作出的一系列工作部署,為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科技事業不斷邁上新的發展臺階指明了前進方向。正是幾十年來科技事業的長足發展,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不斷實現新突破奠定了堅實的科學技術基礎。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真正贏得發展、造福人類,必須注重自主創新。載人航天工程啟動16年來,參加工程研制、建設、試驗的各個單位和廣大科技工作者團結拼搏、勇于創新,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從可靠性和安全性分別達到97%和99.7%的運載火箭到達到20世紀90年代國際先進水平的飛船,從 “三垂一遠”的發射模式到與國際接軌的陸海基測控網,從獨具特色的航天醫學工程體系到越來越多的空間科學實驗……中國航天人在世界航天史上書寫下“中國式跨越”的新篇章。載人航天工程的偉大實踐再次告訴我們,自主創新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民族進步的靈魂。
作為一項涉及眾多科技領域的宏大系統工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包括航天員、空間應用、飛船、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通信、著陸場和空間實驗室8大系統,涉及眾多高新技術領域。在載人航天工程實施過程中,全國數千個單位、十幾萬科技大軍自覺服從大局、保證大局,同舟共濟、群策群力,堅持統一指揮和調度,有困難共同克服,有難題共同解決,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充分顯示了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
我國航天科技的發展,已使1800多項空間技術成果應用于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在衛星通訊導航、氣象預報、防災減災、食品生產等多個方面服務于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載人航天工程的每一次進步,都把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愿望提升到一個新高度。在飛天夢想的牽引下,中華民族對航天探索的熱情正在持續高漲,對開發太空的無窮遠景充滿期待。中國人的飛天夢所蘊含的,是科技強國之夢,是民族復興之夢,更是造福全人類的和平愿景。中國人民愿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為和平利用太空而繼續努力,不斷為人類和平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新貢獻。
在一個民族的發展道路上,總有一些影響深遠的重大事件會成為這個民族的集體記憶。如同申辦、籌辦和舉辦北京奧運會一樣,載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實施,在當代中國的發展道路上,在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歷史征程中,確立了新的坐標。透過這些坐標,我們看到了更加寬闊的世界,體認到了更加艱巨的責任,懷有了更為執著的夢想。
“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載人航天。”這是在實施、推進載人航天工程中,中國航天人發出的肺腑之言。改革開放積累的經濟實力、全球視野以及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意志和決心,是載人航天工程成功實施的重要時代背景。載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實施進一步證明,只有堅持改革開放,促進科學發展,才能進一步提高綜合國力,從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我們相信,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的圓滿成功,必將激勵全國人民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努力奮斗。
我們相信,“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和“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必將激勵中華民族不斷創造出新的中國奇跡。 |